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3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61.
给出了一种使用单片微机和变频调速器的新型卷染机机电一体化电传动系统,它机械结构简单、调速精度高,成本低,对于卷染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和新型卷染机的设计制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二、法庭审理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日,某市某区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法庭审查结束后,原、被告双方代理人进行了法庭辩论。原告代理人发言审判长、审判员:我受本案原告杨龙的委托和XX律师事务所指派,依照《行政诉讼法})第29条之规定,担任杨龙的诉讼代理人,出庭应诉。出庭前详细查阅了案卷的材料,调查收集了有关证据,又听取了法庭审查,本代理人对本案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现根据事实和法律发表如下代理意见,请法庭合议时予以充分考虑。(一)11月26日23时许,原告杨龙忙活了一天,回到住室,因住室内没有通电,便与往常一样,用火…  相似文献   
63.
助滤剂的作用机理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不同助滤剂的作用机理,并探讨了某些助滤剂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4.
可控膨胀堵漏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性能的测定,优选出了膨胀倍数满足堵漏要求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即丙烯酸钠_壳聚糖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和AMPS-AM-AA三元共聚物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优选出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成功地进行了包覆,实现了膨胀堵漏剂的可控性,并对研制的可控膨胀堵漏剂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包覆的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吸水速率可明显降低、吸水量也大幅度减少,包覆起到了一定作用,确实能起到抑制高分子吸水膨胀树脂吸水速度的作用.经包覆后的可控膨胀堵漏剂对钻井液的性能影响较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65.
66.
旧有隧道隐伏病害复杂多样,持续演变会对隧道结构与行车安全造成危害。虽然探地雷达技术(GPR)在隐伏病害调查中已应用广泛,但对GPR异常特征的认识并未统一,相应病害程度评价体系亦未建立。为进一步推动技术发展,归纳总结不同成因旧有隧道病害,建立相应介电模型,正演得到GPR理论图像并与工程实测图像对比,进行异常特征甄别;引入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将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建立旧有隧道病害程度评判体系。研究表明:隧道衬砌裂缝和空洞会因填充介质不同,介电常数差异显著,多表现为同相轴错断或者局部性绕射增强的异常特征;衬砌非密实区和防渗层破坏区会持续发展成水-混凝土-残积物混合群块结构,具有多个反射界面,相应GPR图像波形杂乱,并伴有局部强反射。应用实例显示利用GPR诊测确定潜在病害区域后,在核定与旧有隧道隐伏病害相适宜的评价权重基础上,以建立的评价模型将多因素制约对象进行隶属度综合评判,能够较好地开展旧有隧道安全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67.
微电网(以下简称"微网")间功率互耦,规模不一,所含电源差异性大,在微网群并网、离网时会出现电压波动大、功率难以合理及时进行优化控制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微网群安全控制方法,根据微网的源荷特性,采用改进的模糊控制器对微源与储能逆变器进行实时稳定控制,实现对单个微网的动态稳定控制,最后在微网群层面上,提出微网群并、离网的集群控制方法,依据群内子微网不同运行状态提出相应的控制目标与控制措施,保证系统在偏离控制目标时能自我校正,在进入紧急状态或待恢复状态时,保证系统受到的影响最小或保证重要负荷最长时间供电。经算例验证,该算法能自适应控制各子微网的电能质量,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实现了能源的优化配置,控制模型较智能算法更为简洁。  相似文献   
68.
橡胶纳米填料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明  刘振东  李立平 《橡胶工业》2004,51(4):249-252
橡胶纳米填料的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已研究用于橡胶的纳米填料主要有纳米粘土、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炭黑一白炭黑双相纳米填料,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丙烯酸金属盐、碳纳米管和纳米级纤维。橡胶纳米填料目前主要用于补强和改善橡胶的力学性能.但它也能给复合材料带来一些新功能,如加速聚合物生物降解,提高热可逆材料的机械稳定性,阻燃,增进聚合物间相容性和导电、抗菌、防辐射等。  相似文献   
69.
为了分离气液喷射反应器的产物,开发了一种新型气液旋流分离器。分别采用Muschelknautz模型、改进的Muschelknautz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CFD)离散相模型对新型气液旋流分离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新型气液旋流分离器的压力场、分离效率、液滴运行轨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Muschelknautz模型,改进的Muschelknautz模型与CFD的模拟结果更为接近,能更加准确地对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和压降进行预测:在设计条件下,液滴直径越小,颗粒在旋流分离器中的运动轨迹就越紊乱,>3μm的液滴颗粒的分离效率超过80%:颗粒的入口位置会影响颗粒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