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4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医药卫生   29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leukocytic antigen DR (HLA-DR) in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its up-regulation by interferon (IFN).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HLA-DR in 46 specimens of human HCC tissues, 4 human HCC cell lines (SMMC-7721, HCC-9204, BEL-7402 and HHCC) and a human hepatocyte cell line QZG was respectively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ABC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The expression of HLA-DR in the 5 cell lines was detected by ELISA before and after the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IFN-γ or IFN-α. Results:Eighteen out of 46 HCC tissues (39.1%) expressed HLA-DR, whereas all the normal liver tissues immediately adjacent to HCC tissues were HLA-DR-negative. No obvious HLA-DR-positive staining was found in all the 5 cell lines. The expression of HLA-DR was up-regulated in all the 5 cell lines after IFN-γ or IFN-α treatment. The up-regulation of HI A-DR in QZG cells was less obvious than that in HCC cell lines. The effect of IFN-γ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IFN-α. Conclusion: HCC tissues can express HLA-DR to some extent, but HCC cell lines do not express detectable HLA-DR. IFN can up-regulate HLA-DR expression in HCC cells.  相似文献   
42.
Ets-1在颌骨软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Ets-1在颌骨软骨肉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ts-1在20例颌骨软骨肉瘤和8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结果:60%(12/20)的软骨肉瘤中Ets-1呈阳性表达,Ⅱ、Ⅲ级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级(P<0.05);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原发组(P<0.05);Ets-1在骨软骨瘤中的阳性表率为12.5%(1/8),与软骨肉瘤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  相似文献   
43.
街头食品卫生管理调查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1 目的 街头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销售方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我国街头食品历史悠久。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街头食品发展迅猛,给城乡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但由于街头食品的特殊性,因此存在着严重的卫生问题,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课题。本项研究旨在探索漯河市街头食品的基本特征和卫生状况,街头食品与食源性疾病的关系,为今后街头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技术和政策上的科学依据。2 调查内容  相似文献   
44.
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面)罩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对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行经鼻(面)罩机械通气。结果治疗后2小时、24小时、48小时、1周后,pH从7.28±0.1上升至7.34±0.07、7.35±0.06、7.38±0.05、7.37±0.07(P<0.01),PaCO2从94.69±18.4mmHg下降至86.05±24.6mmHg(P<0.01)、77.76±19.3mmHg(P<0.01)、68.60±11.4mmHg(P<0.001)、66.69±26.9mmHg(P<0.001),PaO2从52.72±13.1mmHg上升至64.25±24.5mmHg(P<0.05)、69.01±16.6mmHg(P<0.002)、75.27±32.8mmHg(P<0.001)、91.16±40.4mmHg(P<0.001)。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75.9%。结论经鼻(面)罩机械通气对轻、中度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5.
视野缺损是青光眼主要的诊断依据之一。青光眼的视野缺损常表现为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环形暗点以及管状视野、颞侧视岛〔1〕。了解青光眼的视野缺损的特点及频率分布有助于正确认识视功能的损害程度,预测青光眼病人的手术预后和对青光眼更早期的诊断。计算机自动视野计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检测青光眼视野损害的能力。我院近期应用美国Synemed计算机自动视野计对已确诊为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的维吾尔族患者进行视野检查,现将青光眼特征性视野缺损与阈值的改变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单眼或双眼已确诊…  相似文献   
46.
47.
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伪麻黄碱和氯苯那敏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葛庆华  周臻  支晓瑾  王浩 《药学学报》2004,39(4):281-28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浆中盐酸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以右美沙芬为内标,血浆中的被测药物经甲基叔丁基醚提取、1.5%盐酸溶液反萃后同时测定。色谱柱:C18(250 mm×4.6 mm ID,5 μm);流动相:乙腈-水-三乙胺(46∶54∶0.2,内含10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60 mmol·L-1磷酸二氢钠,以磷酸调pH为2.6);检测波长:200 nm。结果伪麻黄碱、氯苯那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0.01 mg·L-1和75.0~0.5 μg·L-1, 检测限分别为10.0和0.5 μg·L-1;日内、日间RSD小于12.4%,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3%~109.4%。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盐酸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复方制剂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8.
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加工方法的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芍药苷含量影响很大。结论:先煮沸后去皮,有利于提高白芍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9.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塞的疗效。方法68例脑梗塞患者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血塞通5 0 0mg加入5 %葡萄糖2 5 0ml中静滴,1 4天为一疗程,及复方丹参注射液2 0ml中入5 %葡萄糖2 5 0ml静滴,每日一次,1 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及各种功能的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4.9%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血塞通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0.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与肝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肝硬化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IL-18、IFN-γ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肝损害的加重而升高,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级增高最著,其升高水平依次为C级>B级>A级。IL-18和IFN-γ与血清TBil及ALT正相关,两细胞因子间呈正相关。结论IL-18、IFN-γ参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理过程,与肝硬化炎症活动情况、肝功能损害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IL-18、IFN-γ水平有助于判断肝硬化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