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5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I/D)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ACE基因内含子16I/D多态性,利用B超检测其CCA-IMT,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2DM患者CCA-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携带ACE基因DD型者CCA-IMT增厚的比例显著高于携带II及ID基因型者(F=10.164,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EDD基因型、年龄、合并高血压是T2DM患者CCA-IMT增厚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689,1.054,1.562,P均<0.05)。结论ACEDD基因型是T2DM患者CCA-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总结同心圆硬化(BCG)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方法对7例均为临床、影像和(或)病理证实的BCG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影像特点。结果中青年起病,性别差异不明显。多以淡漠、反应迟钝起病,病变多为多发,且病灶较大,但症状及体征相对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可见同心圆改变。结论同心圆硬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脱髓鞘病,发病机制不明,诊断主要依靠MRI检查,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53岁.因"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1 h"于2007年12月29日急诊入院.既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脂肪肝,发病前晚饮酒,约100 g.入院体检:BP 180/90mm Hg(1mm Hg=0.133 kPa),心肺腹未见异常.言语不清,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血常规及凝血3项正常,头颅CT未见异常.发病2 h给予注射用重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50 mg静脉溶栓.溶栓后肌力改善.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对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在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CBM、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检索集束化护理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相关研究,检索日期截止到2019年12月1日。由两位研究者分别提取数据及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研究(共计3520例患者,其中常规护理组1760例,集束化护理组1760例)。与常规护理组相比,集束化护理可显著减少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RR=0.33,95%CI:0.27~0.41,P<0.00001),护理时间可明显缩短(WMD=-3.08 h,95%CI:-3.51 h~-2.66 h,P<0.00001),同时亦可减少住院费用(SMD=-5.71,95%CI:-7.29~-4.13,P<0.00001),提高患者满意度(RR=1.21,95%CI:1.15~1.27,P<0.00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显著减少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缩短护理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B型超声(B超)及CT双导向在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患者的20个肝肿瘤病灶,在B超和CT双导向下行RFA。首先在B超导向下穿入RFA针,使其接近病灶,再于CT导向下精确定位完成RFA。结果20个肝肿瘤病灶均在双导向下精准穿刺成功,顺利完成RFA,而且操作时间短。经治疗的20个肝肿瘤病灶在术后随访复查期间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未见有明显肿瘤残存。15例患者均未出现RFA治疗的相关并发症。结论 B超和CT双导向下的经皮肝穿RFA,可以更精准地完成在B超下显示欠完整或欠清晰的肝肿瘤RFA,较单CT导向下的RFA,其减少了穿刺步骤及提高了穿刺的精准性,而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和乳管镜对病理性乳头溢液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22例(146侧病变)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全部行高频超声和乳管镜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对比分析两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46侧病变中,恶性病变8侧,超声均诊断正确,乳管镜诊断7侧,漏诊1侧;良性病变138侧,超声正确诊断108侧,乳管镜正确诊断116侧;高频超声和乳管镜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45%(116/146)、84.25%(123/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高频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准确率为95.89%(140/146),与单独高频超声或乳管镜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P<0.01)。结论 高频超声与乳管镜对病理性乳头溢液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对伴乳腺导管扩张的乳头溢液有很好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且无创,可作为乳头溢液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超声检查未发现病因者,必要时再结合乳管镜检查,以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01-2011-02采用PVP+PKP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0例(108椎)均为新鲜骨折,选择椎体压缩程度≥1/3且≤2/3采用PKP技术,椎体压缩程度<1/3及>2/3采用PVP技术,Cobb’s角观察术后椎体后凸畸形矫正情况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6~24个月),术后骨折后凸畸形Cobb’s角平均矫正20.6°,术后胸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明显改善。结论 PKP联合PVP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用时短,止痛效果好,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能增强脊柱稳定性,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运用颈前路手术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不同方法治疗38例老年颈性眩晕,手术组20例采用颈前路切开减压脊拄内固定术;对照组1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38例获随访12~36个月,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手术组:治疗前评分为(13.75±3.34)分,治疗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为(24.80±1.74)、(24.70±1.42)、(25.70±1.26)分;对照组:治疗前评分为(13.94±3.56)分,治疗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为分别为(19.17±3.22)、(19.50±3.78)、(19.11±3.58)分,两组效据术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前路手术可以较好重建颈椎稳定性,在老年颈性眩晕治疗中较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多因素强化干预对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的影响。方法对90例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因素强化干预治疗,以干预前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值≥0.02mm为界限,将患者分为增厚组24例及非增厚组66例,比较两组代谢指标及其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结果增厚组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史的比例及平均年龄均显著高于非增厚组(P<0.05);强化干预治疗1a末,两组空腹血浆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24h尿微量白蛋白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对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强化干预时间越早,血糖下降越显著,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进展越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