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6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针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气管切  相似文献   
662.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16排螺旋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后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16排螺旋CT表现。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19例,小肠5例,直肠2例,肠系膜1例;其中恶性17例,潜在恶性5例,良性5例。恶性呈类圆形或分叶状,直径〉5 cm,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潜在恶性瘤体较均匀;良性瘤体呈类圆形,直径〈5 cm,边界清,密度尚均匀,增强后呈均匀强化。结论 16排螺旋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63.
闫骅  吴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1,5(5):243-244
粒细胞肉瘤 (GruanulocyticSarcoma,GS) ,又名绿色瘤 ,是髓系细胞在骨髓外恶性增生所形成的局限性肿块 ,多见于 2 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 ,通常与AML ,CML ,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向原始细胞转变期等骨髓增生疾病相关。GS一般与AML同时出现或出现在AML缓解期或成为AML复发时的首发表现 ,而GS单独出现 ,诊断时骨髓无阳性发现 ,我们称原发性GS ,罕见。根据从原始细胞到较成熟分化好的粒细胞所占百分比的不同 ,GS可分为 3型 ,①母细胞型 ;②未成熟型 ,指肿块中的细胞多为原始细胞和髓系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664.
目的:客观地研究针刺加电针法与针刺加穴位注射法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出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针加电组30例,采用针刺加电针法;针加穴组30例,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法。每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2个疗程。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与腰椎功能评分都有变化,两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疼痛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与针加穴组无显著差异,腰椎功能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优于针加穴组(P<0.05);②临床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优良率高于针加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电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针刺加穴位注射法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665.
同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修复关节软骨病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同体同关节内骨软骨镶嵌式移植 ,治疗关节软骨病损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美国镶嵌式骨软骨移植器 ,通过开放或关节镜下进行同关节非负重关节面提供骨软骨移植条块修复关节负重面的软骨病损。结果 手术 6例 ,术后随访 5~ 9个月 ,平均 6个月 ,均达到优良效果。结论 同体关节骨软骨镶嵌移植对治疗关节应力性局灶性软骨病、创伤性软骨缺损的45岁以下病人是一个效果确实、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6.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血清对正常粒 单核系祖细胞 (CFU GM )生长的影响及其抑制活性变化的有关因素。方法 用细胞培养方法动态观察了 2 4例APL患者在全反式维甲酸 (ATRA)治疗过程中 ,其血清对正常CFU GM生长的影响 ;用ELISA和生物活性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γ干扰素 (IFN γ)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活性。结果 治疗前 ,血清对CFU GM的生长呈抑制作用 ,抑制活性明显高于骨髓缓解时和正常血清 (P <0 0 1) ;治疗过程中 ,血清对CFU GM的抑制活性逐渐加强 ,在白细胞达高峰前 3~ 6天最强 ,然后逐渐减弱 ;骨髓缓解时 ,血清对CFU GM的抑制活性明显下降 ,与正常血清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对正常CFU GM抑制活性与患者骨髓白血病祖细胞 (CFU L)、早幼粒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 ,与骨髓CFU GM呈负相关 ,与血清G CSF含量或TNF活性间无线性相关。血清IFN γ活性为阴性。结论 ①未治疗的APL患者血清对正常粒 单核系造血有抑制作用。ATRA治疗APL取得缓解的机制之一 ,是通过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 ,造血抑制活性不断减低 ,正常造血得以恢复 ;②血清抑制活性的异质性除与白血病细胞有关外 ,尚与其它细胞因子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667.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 1996~ 2 0 0 0年 6月的门诊病人 ,经 Conner量表确诊。中西药治疗组 2 6例 ,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6~ 13岁 ,平均 8.8岁 ;病程 2~ 8a,西药治疗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7~ 13岁 ,平均 9.1岁 ;病程 2~ 8a。 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2 治疗方法 西药组 :口服哌甲酯片 ,每次 5~ 10 m g,早、中饭前 40 min各 1次 ,1~ 5个疗程 (每 4周为 1个疗程 )。中西药组 :哌甲酯每次 5 mg,其余均同西药组 ;同时服中药自拟方 :天麻 7g,钩藤 10 g,僵蚕 7g,龙齿 2 0 g,牡蛎 2 0 g,菖蒲 10 g,枣仁 7…  相似文献   
668.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对61例患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术的应用进行评估。方法:CT导引定位下用7号腰穿针及TEMNO活检针进行穿刺活检。结果:61例均穿刺成功,获得细胞学和组织学材料。细胞学检查敏感性80.5%(33/41),组织学检查敏感性53.7%(22/41),两特异性均为100%。并发症6例(9.8%),其中气胸5例,痰血1例.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刺术为周围型肺内占位灶明确诊断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66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治疗较为困难 ,尤其原始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 (RAEB)及转变中原始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 (RAEB -T)预后更为凶险。到目前为止 ,小剂量单药化疗、低剂量联合化疗及常规剂量联合化疗均有报道 ,其结果很不一致。我们于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对 18例MDS -RAEB、MDS -RAEBT的患者采用以阿克拉霉素和阿糖胞苷 (Ara -C)为主的低剂量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 1 病例资料  18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9例 ,女 9例 ,年龄15~ 80岁 ,中位年龄 46岁 ;RAEB 7…  相似文献   
670.
HCE方案治疗常规方案失效的非小细胞肺癌156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卡铂(CBP)和足叶乙甙(VP-16)联合治疗常规方案(MVP)失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1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常规方案2 ̄4周期治疗失效后改用HCPT+CBT+VP-16(HCE)化疗:HCPT 6mg/m^2,iv,dl ̄5;CBP 300mg/m^2,iv,dl;VP-16 100mg,iv,dl ̄5。28天为1周期,每例用药2周期。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