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9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王浩锋  吴昆  金珊  文威 《新建筑》2022,(4):78-82
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间句法视域关系分析方法,用以系统量化人在可达与可视系统区别较大的环境中的真实体验。新方法针对原有方法将运动和视觉两种体验割裂开来的不足,对两者进行整体分析,进而通过一些新的指标来度量某些感性的空间体验,如古典园林的“步移景异”“看与被看”等。实证案例的研究数据显示,改进的方法和新的度量指标可以更好地捕捉运动中边界的可见与不可见、看与被看变化形成的视觉关系结构,更好地揭示参观者的寻路、运动轨迹等行为活动特点。研究成果对建筑空间理论和辅助设计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吴昆  樊亚勤  沈倩  苗壮  周城 《中国塑料》2022,36(10):98-103
选用核电用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在不同温度下(315、300、285 ℃)进行高温加速老化试验。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仪(TG)对材料的微观结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然后采用热老化和热失重法建立了2种老化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PTFE的FTIR谱图出现了明显的红移,表面出现了明显的孔洞,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变差;寿命预测模型显示热失重法与热老化法推算出的寿命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并且随着使用温度的增加,误差进一步缩小,这表明热失重法对PTFE材料使用寿命的推算是可靠的,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非常适用于PTFE材料。  相似文献   
53.
文中通过介绍产品结构特点及工艺流程,从模具设计入手,对如何在连续硫化生产线上挤出YE型高温乙丙橡胶绝缘芯线进行了探讨,使挤出质量达到非常高的标准。到目前为止,芯线一次交试合格率达99%以上,满足了用户的要求,并且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54.
High temperature compressive tests of AZ91 Mg alloy were carried out at 573 - 723 K and strain rates of 0. 001 - 1 s^-1 . The microstructures of as-compressed samples were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the microhardness was also tested. It is shown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or the decrease of strain rate, the flow stress decrea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DRX) of the alloy is more noticeable. The microstructures reveal that continuou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which develops through conversion of low-angle grain boundaries into high-angle boundaries, occurs preferentially at the grain boundary.  相似文献   
55.
针对MB15镁合金在挤压温度为648 K,应变速率0.001s-1,挤压比9∶1的条件下进行挤压变形研究,通过对其变形后的组织特征分析和拉伸性能测试,光学显微组织研究表明MB15镁合金在挤压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透射电镜组织研究表明机械孪晶、位错滑移和动态再结晶是材料变形的典型特征;扫描电镜组织研究表明挤压后的材料塑性明显增强.挤压变形后的MB15镁合金沿挤压方向的抗拉强度提高39.5%,屈服强度提高89.4%,延伸率提高25%,弹性模量提高6.7%.  相似文献   
56.
1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discontinuouslyreinforcedmag nesiummatrixcompositesareofgreattechnologicalandcommercialinterestsforuseinaerospaceandau tomotiveindustries.Thisisduetotheirlowdensity ,highspecificstrength ,highspecificstiffnessandlow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57.
SiCW/ AZ91 镁基复合材料及AZ91镁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leeble-1500 对SiCW/ AZ91 复合材料和AZ91 镁合金在温度为423~723 K、应变速率为0.002~0.25s-1 、最大应变量为60 %的条件下进行高温压缩变形行为的研究。测试了其真应力-应变曲线, 观察了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 晶须的转动和折断导致复合材料的应变软化现象较合金明显; 复合材料和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 和表观激活能(Q) 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晶须的加入细化了晶粒, 使复合材料的m 值比合金高; 同时晶须的加入也限制了位错交滑移和晶界的迁移, 因此复合材料的Q 值比合金高; 压缩变形过程中, 合金和复合材料发生了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相似文献   
58.
潘振东  吴昆  赵向东  林媛  张文康 《钢铁》2023,(3):111-118
为了满足高速电机转子对硅钢材料的力学要求,在实验室开发超高强度无取向硅钢,以期对大生产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采用一次冷轧法和二次冷轧法两条工艺路线,使合金成分为3%Si-0.8%Al的试验钢退火板保留未再结晶组织,即用位错强化方法开发超高强度无取向硅钢。一次冷轧法开发的500、600 MPa级超高强度无取向硅钢磁极化强度J5 000可分别达到1.66、1.61 T。其中,退火工艺为675℃-4 min时,产品再结晶分数为81.2%,屈服强度Rp0.2为542 MPa;退火工艺为650℃-2 min时,再结晶分数为30.3%,屈服强度Rp0.2为656 MPa。二次冷轧法开发的600 MPa级超高强度无取向硅钢,退火工艺为650℃-2 min时,产品再结晶分数为30.7%,屈服强度Rp0.2为642 MPa;磁极化强度J5 000较一次冷轧600 MPa级产品提高约0.04 T,达到1.65 T;产品综合性能水平与日本制铁35HXT590T相当。试验钢的开始再结晶温度约为625℃。...  相似文献   
59.
Ni-Ni3Si作为一种高强度和耐腐蚀的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高温结构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布里奇曼定向凝固技术制备的Ni-Ni3Si共晶复合材料的定向生长特性。研究表明,未凝的组织为树枝晶组织,经过定向凝固后,初始过渡区粗大的Ni3Si相领先共晶组织生长,稳态生长区的组织为典型的层片共晶组织。采用XRD和EDS技术系统地分析了Ni-Ni3Si共晶的相分布规律,表明定向凝固后的Ni-Ni3Si复合材料由Ni相、Ni3Si相和Ni31Si12相三相组成,其中的Ni31Si12为亚稳相,是凝固过程中由β2-Ni3Si相的共析分解反应所形成的。此外,在凝固过程中出现了共晶的层片间距调整。  相似文献   
60.
采用机械动态分析仪测试纯度为99.96%纯镁的阻尼性能随应变振幅和温度的变化。测试的纯镁包括具有不同晶体学取向的商业镁合金铸锭CPM1和CPM2以及重新熔炼的等轴晶纯镁CPM。商业纯镁柱状晶粒的织构显著影响纯镁的阻尼性能,而重新熔炼的纯镁获得等轴晶,从而避免铸造织构对其阻尼性能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阻尼应变谱中,等轴晶纯镁的阻尼性能明显高于有柱状晶织构的纯镁。对于三种纯镁,阻尼温度谱在80和230°C分别存在两个阻尼峰P1和P2,这两个阻尼峰分别是由位错与点缺陷交互作用以及晶界运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