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文化教育   3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新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学评价难以操作的问题,重点从对学生、体育教师和体育课3个角度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注意事项,以促进新体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2.
运用心理测量等方法研制出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该量表包含19个条目,由4-个维度构成,即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2以上,再测信度系数为0.846,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定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有效量具。  相似文献   
33.
为了促进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和学校体育发展,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68%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理解,92%的体育教师认同"体育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者";仅有32%的学校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明显低于其他学科开发率;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校领导和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34.
为了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华东地区普通高校三自主教学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华东地区高校三自主教学已开展起来,但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2)各个高校的教师层次上存在差异,导致三自主教学开展的程度不同;3)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存在差异;(4)三自主教学的开展情况受到经济状况、文化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为了促进新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从体育课程资源的角度,运用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们的观点和案例,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十年改革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表明,十年来,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体育教学富有特色。  相似文献   
36.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揭示不同的体育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自主学习方式比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习方式与项群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传统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没有显著性差异。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学习不同项群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效果不一样,其中,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要优于隔网对抗性项群和同场对抗性项群,隔网对抗性项群又显著高于同场对抗性项群,并且不同项群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从学校体育的角度提出有效改善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7.
论新体育课程中的自主学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三种新的体育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关键。然而,自主学习方式虽然重要,而许多体育教师却不知道怎样运用。所以,有必要对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以期促进我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一、自主学习概述自主学习,也叫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理论上指的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由此我们可以定义体育课中的“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和练习方法,通过自我监控练习过程和及时…  相似文献   
38.
体育专业大学生攻击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和产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较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卡特尔16PF测试中,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和怀疑性4项指标,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呈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攻击行为倾向于客观归因.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理性教育,减少其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39.
基于自主学习的理论框架,采用身体自我效能感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体育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体育创新能力量表对145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身体自我效能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创新能力。(2)身体自我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3)体育锻炼态度在身体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有关理论预期,作者对此从体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