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工业技术   20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智能结构系统--梦想、现实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智能结构系统的内涵、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并对"十五"我国发展智能结构系统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2.
<正> 光弹式光纤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光弹元件的应力双折射效应检测压力的。 我们设计了一种返回式的测头。这种测头采用一只45°直角棱镜既作为受力敏感光弹元件,又作为光路转折元件,且光束在棱镜内往返行走,提高了灵敏度。 当偏振器的偏振轴与所施压力F的方向成  相似文献   
63.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CAM系统的最小公倍数法,以及用该方法研制的多种进制增量式圆光栅CAM刻划系统.应用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多种进制增量式圆光栅和多种进制指示光栅的刻划难题,实现了在一种进制的光电图刻线机上刻划多种进制圆光栅。另外,详细介绍了其实现方法,以及用于该CAM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相似文献   
64.
利用压电片的正逆压电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时结构的自感知作动器,将压电片作为传感器和作动器的功能在时间上进行分离,以实现用同一压电片在作动与传感之间的功能切换,并探讨了其用于主动控制的可行性。对一悬臂梁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表明该自感知作动器在实际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
一、前言计量圆光栅是一种角度基准元件,多数都是在对径读取莫尔信号的情况下使用。对径读数的优点很多,它的良好的消差效果前人早有探讨。以Graham为典型代表,普遍的看法是:对径读数可以完全消除圆光栅分度误差中的奇次误差谐量的影响。因此,也消除了偏心误差。事实上,这一结论是在忽略了圆光栅不均匀性的影响后得到的,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二、精度特性的分析本文将在不存在其它误差的理想情况下着重讨论偏心等奇次误差谐量对精度的影响。圆光栅不存在误差时,读数头输出的标准莫尔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6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调谐法珀腔解调的光纤法珀应变传感器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测量原理,提出了可调谐法珀腔的一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7.
将独立模态控制与耦合模态控制相结合并应用于压电智能梁的振动主动控制中,利用两者的优点使控制更加有效、稳定,可实现在一个控制过程中实时跟踪主要被控模态的变化从而对其实施独立模态控制以达到有效地抑制结构的主要振动,而对其他模态则实行耦合模态控制。这样,可使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减少作动器/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控制能耗,并能在不同的激励下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压电智能梁的数字仿真的结果表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与相应的独立模态和耦合模态控制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8.
利用LPCVD SiO2和多晶硅作牺牲层和悬臂梁技术,解决了多晶硅应力释放问题以及微机械开关工艺与IC工艺兼容技术问题,获得了淀积弱张应力的多晶硅膜的最佳工艺条件,研制出多晶硅微机械开关.初步测试出其开关的开启电压为89V,开关速度为5μs,这为研制用于雷达和通讯的全单片集成的RF MEMS开关系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机械特性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是基于MOEMS技术的新型光调制器,利用静电力驱动可动光栅对入射光进行调制,因其具有高速开关特性与面阵化等特点使其在显示与打印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其结构相对复杂,本文通过建立光栅平动式光调制器的机电模型,并依据力学理论及虚功原理对器件的机械特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得出器件的载荷挠度特性.并利用CoventorWare软件进行相应的有限元仿真分析.仿真表明,在工作距离范围内,理论数据与仿真数据具有很好的拟合度,其平均误差在5%左右.  相似文献   
70.
光纤法珀应变传感器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了光纤法珀应变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传感系统构成 ,分析了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特点 ,介绍了该系统的等强度梁标定实验及结果 ,并重点介绍了在芜湖长江大桥连续钢桁梁模型实验的测试中、该系统与电阻应变测量仪的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 ,光纤法珀应变传感器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 3 με、测量范围大于 60 0 με ,安装工艺与电阻应变片相同 ,但测量仪使用时不需调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