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工业技术   68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总结两种异形3D管状机织物的设计与织造方法。根据织物截面形状采用分区织造,根据设计画出各区的经向截面图,确定合理的打纬顺序,绘制相应的组织图,最后在SGA598型小样织机上成功试织了两种异形3D管状机织物。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织造的织物外观完整,成形良好,布面平整且有一定的厚度。认为:应适当减小经密,减少经纱之间的摩擦,以保证织物质量。  相似文献   
62.
63.
64.
以石英砂为填充介质,采用动态柱实验方法研究了某中低放处置场地表土壤胶体对U(Ⅵ)在石英砂柱中迁移行为的影响,并结合静态批式实验探究了土壤胶体对U(Ⅵ)迁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U(Ⅵ)进样质量浓度从1.0 mg/L增大至5.0 mg/L时,U(Ⅵ)在石英砂柱中的穿透速率显著增大,且达到洗脱平衡时所需淋洗液的体积从250 PVs(孔隙体积)增大至400 PVs。与U(Ⅵ)相比,土壤胶体在石英砂柱内迁移较快,这可能是由于土壤胶体与石英砂之间相互作用较弱所致。土壤胶体与U(Ⅵ)共存体系中,U(Ⅵ)的迁移速率明显增大,而土壤胶体迁移速率无显著变化,表明共存体系中U(Ⅵ)的迁移行为主要受土壤胶体所控制。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在石英砂-U(Ⅵ)二元体系中,pH≈6.0时石英砂对U(Ⅵ)的吸附率最大,而在胶体-石英砂-U(Ⅵ)三元体系中,U(Ⅵ)主要在土壤胶体表面发生吸附。本研究所用土壤中胶体的质量分数仅约占0.04%,但可吸附20%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由此可见,土壤胶体可与U(Ⅵ)发生强的相互作用,进而对U(Ⅵ)在真实环境体系中的吸附、迁移和扩散等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8种莲子心水提物(LPWE)的抗炎活性。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RP-HPLC)分析8种莲子心水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结果夏佛碳苷(含量为0.97%~1.47%)是所有水提物中含量最高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炎症模型,评价莲子心水提物和夏佛塔苷的抗炎活性,分析其含量与抗炎活性的相关性。研究发现40μg/m L和80μg/m L莲子心水提物可显著降低炎性介质NO的释放量和炎性因子TNF-α的分泌量,且对NO释放量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当莲子心水提物含量为80μg/m L时,其对NO的抑制作用与其含有的夏佛塔苷量呈显著正相关(R2=0.974;P0.05)。研究表明8种莲子心水提物均具有抗炎作用,夏佛塔苷是其关键抗炎活性成分。选择夏佛塔苷含量较高的莲子心,可获得更好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66.
67.
68.
使用SPC3设计PROFIBUS-DP智能从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古名万  王晶晶 《仪表技术》2003,(6):32-33,41
叙述PROFIBUS总线协议和SIEMENS智能通讯芯片SPC3。介绍了智能从站中8051单片机与SPC3之间的硬件连接,以及如何用汇编语言来实现软件编程。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国内外磁性水凝胶的制备和应用,并展望了其在涂料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70.
针对煤矿工作面定位无线传感器网络(PWSN)端到端时间较长、丢包率较大等问题,提出采用保障贪婪调度(GGS)算法来优化网络传输性能。GGS算法结合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贪婪算法,使用PSO算法对信道中的报文种群进行有序化处理,实现对种群的保障;使用贪婪算法对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具体服务请求形成一种多层次、反复迭代的处理机制,以优化报文种群质量;利用PSO变异算法对种群进行检查和更新,以确保得到的是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文化基因算法(MA)、差分进化人工蜂群(DE-ABC)算法相比,GGS算法可在控制丢包率的前提下缩短传输时间,提升网络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