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高熵氧化物是由5种或5种以上等摩尔比的氧化物合成出的单相结构稳定固溶体,其具有优异的热学、磁学、电学及抗腐蚀性能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熵氧化物现有性能的深度发掘和拓展,以及基于其优异性能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介电材料、磁性材料和催化材料等方面的应用上。综述高熵氧化物的分类、制备方法以及性能特点,并对高熵氧化物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3.
84.
文章就金刚石工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着重讨论了金刚石锯片的制造技术发展。并就金刚石表面镀覆、结合剂的预合金化和刀头制造技术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具体技术介绍。在镀覆技术方面讨论了镀覆对金刚石工具质量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结合剂的预合金化方面介绍了雾化法、共沉积法和机械合金化方法等,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介绍了部分合金化粉末产品;在刀头制造技术方面介绍了金刚石有序排列、钎焊技术、轧制法制造刀头技术等。  相似文献   
85.
通过实验考察了B2O3、Y2O3、CeO2组分对Li2O—ZnO—SiO2(LZS)系微晶玻璃结合剂对金刚石/高纯石墨的润湿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高纯石墨不能替代金刚石用于结合剂组份润湿性的考察;随着温度的升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角变小,由625℃时的113.78°降到770℃时的43.82°;不同结合剂组分对金刚石润湿性的变化规律不同,B2O3组份能较好地提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能力,700℃时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角由76.71°下降到30.97°,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不能有效改善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但添加Y203的结合剂样品对金刚石的润湿性稍好于添加CeO2的结合剂样品。  相似文献   
86.
柱塞泵配流副三角槽的分析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分析了高压柱塞泵配流副三角槽的参数变化对泵的效率、柱塞腔的压力变化等的影响,为配流副三角槽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7.
在金属结合剂超硬材料工具的制备中,要求烧结温度尽量低而性能满足对超硬磨粒的支撑、同步磨损和把持。利用机械合金化过程产生的颗粒细化、晶粒细化、表面活化及储能作用可以达到上述要求。通过对机械合金化过程中Cu-Fe系金属粉体的晶粒、缺陷以及局部固溶等现象的分析,认为机械合金化对降低Cu-Fe基超硬材料工具的实际烧结温度和提高综合性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以金属铬粉和陶瓷结合剂粉体为初始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混,采用机械合金化(MA)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工艺参数为:球料比R=20∶1,转速n=350 r/min,球磨时间t=12 h;添加适量的无水乙醇为过程控制剂。将获得的复合粉体在660~740 ℃进行无压烧结,用SiC埋烧。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烧结后试样的抗弯强度,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试样的物相构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样断口的微观形貌,采用阿基米德原理测试试样的密度和显气孔率。实验结果表明:利用MA处理工艺,可以获得金属相与陶瓷相均匀分布的复合结合剂;当金属铬粉的质量分数为30%,烧结工艺为700 ℃/30 min时,所得试样的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为187 MPa。金属铬粉通过其颗粒表层的CrO与陶瓷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从而提高复合结合剂的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89.
掺入硼等杂质元素可以使金刚石获得半导体特性,利用高温高压法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金刚石半导体材料。本文介绍了硼及其协同掺杂金刚石块体材料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掺杂对金刚石的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制备过程中影响掺杂金刚石质量的因素,展望了硼及其协同掺杂金刚石块体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偶联剂,钛酸四丁酯(TBOT)为TiO2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通过St?ber法制备核-壳结构的二氧化钛包覆微细金刚石(UFD@TiO2),研究溶液pH值、氨水及去离子水的加入量对UFD@TiO2的影响。采用XRD、SEM及DSC-TG等手段对UFD@TiO2进行表征,利用三点弯曲法测定添加UFD或UFD@TiO2的陶瓷结合剂试样的抗折强度,通过SEM观察陶瓷结合剂试样断口的微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约为8,氨水体积分数为0.8%,去离子水体积分数为0.8%时,TBOT水解生成的TiO2易在金刚石表面异质形核,可获得致密均匀的TiO2膜层;UFD@TiO2的起始氧化温度为650℃,比UFD的起始氧化温度583℃提高了67℃;UFD@TiO2-陶瓷结合剂试样的抗折强度比UFD-陶瓷结合剂试样的抗折强度提高了2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