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为了解决传统彩色铅笔画算法生成结果单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生成彩色铅笔画的算法.采用分数阶微分获取原始图像轮廓信息,用卷积神经网络获取艺术家手绘铅笔画风格,利用直方图匹配获取与手绘铅笔画相似的色调,并使用L-BFGS优化算法来合成具有铅笔画效果的图像.该算法能够生成具有不同风格的彩色铅笔画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生成的图像保留了更多原始图像的细节信息,风格更加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72.
不同性质土壤中镉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其他仪器和化学分析方法,以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SPSS)数理统计软件为研究工具,研究了不同性质土壤中的镉形态分布特点,土壤中各形态镉之间以及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所试15个土壤样品中,有12个样品镉总量超过国家二级土壤标准;土壤有效态镉与总镉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所试土壤镉赋存形态以可交换态为主,各形态镉的变异系数大;各形态镉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有效态镉是各形态镉的综合反映;土壤环境因素对镉形态分配影响强于化学组成的影响,pH是最活跃的一个影响因素,有机质是除pH外最能影响镉形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3.
吴红  王小玉  刘军  张永 《金属矿山》2021,50(9):79-84
山西某微细粒铁矿石选矿厂原采用阶段磨矿—弱磁选—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生产中存在强磁选尾矿铁品位偏高、浮选指标不理想等问题。因此,通过一段强磁选磁场强度优化、弱磁选—强磁选替代絮凝脱泥等方法优化工艺流程。结果表明:①针对铁品位30.60%的试样,在磨矿细度为-0.076 mm占85%的条件下,采用一段弱磁选(143 kA/m)、强磁选(1 114 kA/m)工艺流程,可使强磁选尾矿铁品位降至6.18%,此时铁回收率损失仅为4.82%。②以二段弱磁选—强磁选流程替代原絮凝脱泥工艺,在二段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85%的条件下,二段弱磁选、强磁选磁场强度分别为143 kA/m、637 kA/m,浮选给矿铁品位由39.90%大幅提高至48.36%,浮选给矿中-10 μm粒级含量由27.22%降低至22.19%,-20 μm粒级含量由48.79%降低至44.21%。③对二段弱磁选+强磁选混合精矿采用“1粗1精3扫”闭路浮选流程,在1次粗选浮选浓度为25%、温度为30 ℃的条件下,依次添加NaOH 1 200 g/t、淀粉1 000 g/t、CaO 500 g/t,RA-915粗选、精选用量分别为900 g/t、150 g/t,最终可获得铁品位66.13%、铁回收率88.44%的浮选铁精矿,此时浮选尾矿铁品位为15.83%。优化后的试验流程降低了强磁选尾矿铁品位,同时提高了浮选给矿的铁品位,降低了浮选提质降杂难度,对同类型的铁矿石开发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微细粒|铁矿石|高梯度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  相似文献   
74.
某混合铁矿石全铁品位32.07%,SiO2含量50.63%,铁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为合理开发利用该矿石,按磨矿—粗细分级—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的原则流程对该矿石进行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参数下,原矿经一段磨矿(-0.076 mm 65%)—1粗2精螺旋溜槽重选—磁选—二段磨矿(-0.076 mm91.5%)—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流程处理,可获得铁精矿全铁品位65.12%、回收率74.46%的选别指标,可为该高硅铁矿石选矿工艺的确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5.
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样品中的致病性弧菌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传统培养法确证。结果检测了海产品、淡水水产品共12类1 356份样品,未检出致病性的O1群霍乱弧菌,但有非O1群霍乱弧菌存在;海产品的虾类、蟹类、贝类、软体类带副溶血性弧菌率高。结论珠海地区水产品中弧菌污染较为普遍,且存在着多重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76.
评审是科研项目研制过程中的重要活动,本文通过分析科研项目定性评审的现状及不足,提出了科研项目量化评审的思路,并以方案阶段量化评审为例给出了量化评审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7.
弓形菌是一种新型食源性致病菌,其中以布氏弓形菌污染率最高。本研究采用扩增23S rRNA的PCR法特异性检测布氏弓形菌,方法灵敏度可达103 CFU/mL。2株布氏弓形菌均特异性地扩增出了长度为2061 bp的条带;嗜低温弓形菌、斯氏弓形菌、空肠弯曲菌等共18株不同种类的菌株均无扩增产物出现,表明此PCR法能特异性的将布氏弓形菌鉴定到种一级水平。比较实验结果表明,API CAMPY鉴定试剂盒对于布氏弓形菌鉴定仅能到弓形菌属一级水平,本PCR法能实现布氏弓形菌种一级水平的鉴定,用于布氏弓形菌的检测具有优势。55份动物源性食品样品用Johnson-Murano肉汤增菌后用PCR法进行检测,其中5份样品为布氏弓形菌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便,节省了检测时间,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布氏弓形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8.
关联规则的挖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据挖掘是在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 ,获得其中隐含的 ,事先未知的 ,却又可能极为有用的信息。介绍了数据挖掘的概念和技术 ,应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的挖掘 ,应用于实例中 ,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乙烯裂解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裂解炉技术以及国内乙烯生产装置的发展状况,并对国内乙烯生产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0.
新型酸溶性加重剂BKJ-1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志明  王小玉  李青山  宋杰 《广州化工》2012,40(11):108-110
经过前期酸溶性加重钻井液体系及配套技术的研究,我们认识到现有的钻井液体系,是造成油层污染和无法解除污染的关键。为此,我们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钻井液用加重剂BKJ-1的专项室内实验研究,主要内容是围绕酸可溶钻井液加重剂BKJ-1展开的,经过了室内的反复试验与摸索,研制出一种新型高酸溶性加重剂,并且取得了初步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