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5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钻孔注水试验与室内渗透试验分别得到的土层渗透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钻孔注水试验测出的土层渗透系数值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以细粒煤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煤泥的煤质特征;分别采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阴离子型PAM、非离子型PAM对该煤泥进行了絮凝沉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PAM是该煤泥沉降的有效絮凝剂;对煤泥沉降特性进行了红外测定,分析了絮凝剂与煤泥作用的主要官能团,并通过观察沉降絮团,直观地分析了絮凝剂与煤泥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分别采用二电极法和四电极法对水泥体视电阻率进行测试研究,对比分析两种测试方法在测量结果上的区别;采用四电极法测试不同深度水泥体试件的视电阻率,探究试件深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对于水泥体试件的视电阻率,二电极法测试结果偏高于四电极法,四电极法测试结果相对稳定,当电极距为5 cm,水泥体试件深度小于15 cm时,测试结果将偏高且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差分式科氏流量计零点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对一次仪表进行建模,分析其测量原理,分析了造成零点不稳定的原因.根据理论分析及实际调试经验,提出了零点补偿措施建议,有利于提升零点稳定性,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8.
由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和数字压力指示仪(常称压力二次仪表)构成的压力测量系统如今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常用的校准方法是分体式校准,即分别校准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和数字压力指示仪。本文以压力传感器和数字压力指示仪构成的压力测量系统为例,分别介绍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校准方法,并进行方法比较。  相似文献   
109.
低温液氧储罐预冷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低温储罐受到强烈热冲击,在投入运行之前,必须对其进行预冷。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低温液氧储罐的预冷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带保温层厚度与不锈钢罐壁厚度的低温液氧储罐计算模型,通过相变模型修正及时间步长验证,考虑固液耦合传热,获得预冷过程中储罐内气体温度、压力变化及气液分布情况,获得储罐降温规律,并探究不同进口流量对预冷过程的影响,以便对预冷过程进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10.
构建并成功运行了厌氧污泥接种的双室MFC系统,评估了该系统处理模拟氨氮废水的效果,阐明微生物生态同MFC耦合氨氮去除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接种厌氧污泥的MFC电压输出最高可达523 m V,优于接种普通活性污泥的同型MFC。该双室MFC阳极室对低浓度氨氮废水(53 mg/L)的去除率最高为52.5%,对高浓度氨氮废水(294 mg/L)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1.4%。基于SEM和DGGE的表征证实,接种MFC运行前后的厌氧污泥生物膜形貌和微生物群落结构都有明显的变化,群落多样性减少,优势种群数量增加,部分为典型胞外电子呼吸菌地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