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2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激光粒度仪及其在旋流器室内试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滴粒径的测量是除油水力旋流器室内试验研究的一部分;通过对激光粒度仪的全面认识,将其应用在除油水力旋流器室内试验研究中,摸索出一种试验用油水混合液的制备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石油大学集输研究和两种结构旋流器的粒级效率。  相似文献   
112.
本文采用真空电弧镀技术(AIP)在DZ408高温合金基体上沉积HY3(NiCrAlYSi)金属粘结层,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EB-PVD)在HY3粘结层上沉积YSZ陶瓷面层,研究了热障涂层的抗冲蚀性能。对于沉积热障涂层的试样进行了抗冲蚀试验,来评价其抗冲蚀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冲蚀前后的试样显微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的相结构,通过质量冲蚀率对涂层抗冲蚀性能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冲蚀条件下,TBC涂层冲蚀率随冲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涂层经光饰处理后降低了TBC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TBC的抗冲蚀能力。  相似文献   
113.
114.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和等离子喷涂工艺在Cf/SiC基体上制备了Si/3Al2O3·2SiO2+BSAS/Yb2SiO5环境障涂层(Environmental Barrier Coatings,EBC),研究了在1300℃、1.013×105Pa、气体流速为0.54m/s的水蒸气环境中Cf/SiC基体和EBC涂层的抗水...  相似文献   
115.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和等离子喷涂(PS)两种工艺结合,在Cf/SiC基体上制备出了Si/3Al2O3·2 SiO2+BSAS/BSAS(1-xBaO-xSrO-Al2O3-2SiO2,0≤x≤1)环境障涂层(EBC).其中,Si粘结层采用EB-PVD工艺制备,3 Al2O3·2SiO2+BSAS中间层...  相似文献   
116.
掺稀油降黏脱水是提高稠油脱水效率、降低脱水能耗的重要方法。为了进行掺稀比的优化,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对稠油脱水中掺稀油的比例与脱水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原油含水降低,稠油的当量含水不一定降低;存在稠油当量含水最优掺稀比。掺稀油工艺参数优化时,应以稠油当量含水作为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7.
盾构穿越工程中,选用合适的盾构机型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与施工要求至关重要,但目前多依靠施工经验定性判断。引入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通过建立递阶层次模型、确定模糊一致矩阵、计算指标权重3个步骤进行盾构机型的优选。该方法在宜昌长江盾构穿越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建立递阶层次模型是FAHP的关键环节;指标权重仅具有相对意义,用于对比排序,其数值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8.
在季节性冻土区,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土壤中水分冻结发生相变.为了研究冻土区发生冻结对同沟敷设原油和成品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影响,采用非结构化有限容积法对同沟敷设埋地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模拟不考虑冻结相变和考虑冻结相变两种情况下的温度场,分析发现在冻结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土壤中水分释放大量的相变潜热考虑相变情...  相似文献   
119.
静电聚结设备中的液滴行为属于电流体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相场(phase-field)法,将电场与剪切场进行双向耦合,建立电场和剪切场协同作用下双液滴运动、聚结数值模型,采用微观实验对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研究双液滴的运动、聚结规律及毛细数、电毛细数、剪切强度和液滴粒径等因素对双液滴聚结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场和剪切场协同作用下双液滴的动态行为分为不聚结、聚结和聚结后破裂3种类型;电场和剪切场协同作用比单一场作用下的聚结效率提高63% ~94% ;毛细数、电毛细数及雷诺数对双液滴聚结时间的影响规律较好地符合Holliday函数,一定范围内三者的增大均能明显提高双液滴聚结效率。本研究为复杂湍流场中液滴的电聚结和新型静电聚结设备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0.
将同轴圆柱绝缘电极和传统重力式分离器整合,设计出了新型静电聚结分离器。基于Maxwell-Wagner模型,从电介质极化的角度分析了同轴圆柱绝缘电极的电场-频率分布特性;采用水-原油乳状液作为实验介质,利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考察了电场强度、频率、乳状液含水率对新型静电聚结分离器聚结和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静电聚结分离器能够有效避免乳状液的二次乳化,并对不同流量、含水率的乳状液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交流电场作用下,绝缘电极在低频和高频时具有不同的电场分布特性,可以通过计算绝缘电极的极化弛豫时间获得高效聚结频率。乳状液含水率越高,最优电场强度和拐点频率越小,极板电压和频率是决定静电聚结分离器能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