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丁净文  吴晓芳  钟浩  李燕  吕丹峰  胡坚  马洁清 《当代化工》2021,50(2):278-280,286
为探索日用洗涤产品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的安全现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4大主流网络平台上在售的80批次的日用洗涤产品种的壬基酚、辛基酚、十二烷基酚3类烷基酚类化合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4大类日用洗涤产品(洗衣粉、洗衣液、洗衣皂、柔顺剂)中均有一定程度的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检出,其中十二烷基的检出率较壬基酚、辛基酚高,且4大主流平台均有不同批次的产品检出.  相似文献   
72.
顾虎  钟浩  罗斯杰 《国外丝绸》2011,(6):240-241
总结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进行新型纺织纤维鉴别的研究进展,并对红外光谱法在新型纤维鉴别上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展望了红外光谱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为了吸引更多开发者或是支持不同的平台,开源项目组织或商业公司倾向于采用多种语言实现他们的项目。在这些多语言项目中,存在大量跨语言的克隆代码,跨语言的克隆检测成为维护此类项目的重要部分。但是,现有的工具大多只能检测同一种语言的克隆,无法有效检测如Java和C#之间存在的跨语言克隆。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代码变更相似性的克隆检测方法,该工具能够检测出Java和C#代码中存在的跨语言克隆。在开源项目ANTLR和FpML上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该工具能够有效检测出跨语言克隆代码。  相似文献   
74.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糖化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对1株黑曲霉变异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碳源、氮源、原料粉碎度、培养基含水量、温度、起始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等对该菌株固态发酵产糖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糖化酶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麦麸:豆饼粉=3:1,(NH4)2SO4含量为3%,K2HPO40.1%.原料粉碎度为过60目筛,起始pR5.0,培养基含水量为120%,培养温度为32℃,接种量为每瓶培养基接108/mL的孢子悬液2.5mL,培养时间为72h,最高产酶活力达17800U/g.  相似文献   
75.
为准确、快速地获得纺织面料成分的定量信息,引入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通过检测分析二组分棉涤面料含量的试验,证明运用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纺织面料成分的方法是可行的;同时也指出,本试验设计条件离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在纺织面料成分检测方面会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为了更好的利用马铃薯来生产酒精,本文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马铃薯粉酶法液化过程的影响.以粘度为指标,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pH、加水量、时间、温度、加酶量、粉碎度对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粉的最佳液化条件为pH6.0,加水量105mL,温度90℃,时间60min,粉碎度为过40目筛、加酶量8u/g.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生产酒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花色苷及其共色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花色苷的分子结构,性质,及花色苷的共色作用发生机制和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花色苷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并对花色苷的应用前景及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对激光刻蚀图形形貌可能产生影响的几个参数,如激光功率、填充比等,优化激光束刻蚀制备2 μm铝膜/PI的工作参数,提高刻蚀质量。方法 利用ANSYS软件对激光刻蚀2 μm铝膜/PI过程中薄膜铝表面的能量传输及转化过程进行模拟,了解刻蚀形貌与单个脉冲的激光工艺参数的关系。根据模拟结果,使用LSP2000激光器,采用不同的激光输出功率和扫描方式、填充比等参数对样品进行刻蚀。利用扫描电镜等对激光刻蚀制备后的样品表面形貌进行研究,从而获得优化工艺参数。结果 采用波长为1064 nm的Nd:YAG激光器,利用蛇形扫描方式及45°方向填充,填充密度为0.03 mm,在激光功率5 W、激光频率20 kHz、脉宽100 ns、光斑直径40 μm、激光扫描速度为565.7 mm/s的工艺参数下,刻蚀边界整齐。结论 纳秒刻蚀过程既有光热去除,也有应力去除,激光刻蚀工艺参数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刻蚀边界质量,有利于提高激光刻蚀精度。  相似文献   
79.
针对当前风电调频备用容量长期闲置、未充分服务于电网运行的问题,深化研究大规模风电调频备用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对于电网调频能力、风力发电经济性、电网调峰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研究大规模风电参与一次调频的备用容量优化配置策略。根据日负荷预测曲线,在波峰时段设置较大调频基点功率、波谷时段设置较小基点功率,其他时段按照与波峰负荷比例设置基点功率,从而可在一日各时段配置风电调频动态备用容量;根据确定的各时段动态备用容量,求解基于转速控制或桨距控制一次调频策略的参考转速和参考桨距角,使风电机组在任意风速下(额定风速以上/下)动态调整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规模风电并网场景中,所提策略不仅能保证电网调频需求,还能有效促进削峰填谷效果和提高风力发电经济性。  相似文献   
80.
钟浩  雷崇 《陕西电力》2020,(9):37-42
电力市场环境下,为应对微网源荷波动和可控机组随机故障,提升其供电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微网源荷不确定性的旋转备用容量优化方法。计及日前预测误差,采用序列理论对源荷随机概率性序列以及可控机组随机故障序列进行离散化处理,生成微网综合不确定性离散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微网运行成本、备用成本和停电损失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旋转备用容量优化模型,并结合蒙特卡罗与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获得各时段的旋转备用优化配置容量。以某地微网系统为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