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3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公路工程的建设力度也逐渐加强。新时期,对于公路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施工过程中就要对新材料与新技术进行应用,使公路工程的质量更加安全,使公路工程发展更好更快。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加强创新,引进应用新材料与新工艺。主要探讨了公路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争取给实际工作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于煤炭行业各专业术语,国家相关标准已作出明确规定,但这些术语在基层煤矿中使用尚不规范。现针对这一问题,参考众多国家标准,对煤矿中经常使用的"曾称""俗称""又称"进行了归集,并给出与之对应的规范术语,逐步实现科技术语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探讨妊娠期间和哺乳期间连续微波辐射,对胎鼠和乳鼠成年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以及甲状腺激素T3、T4在其中的作用。实验采用SPF级昆明小鼠48只,分为妊娠期组与哺乳期组,并分别设立对照组,采用30mW/cm^2的微波,每天一次性辐射20min,连续辐射,其中对照组只做假辐射处理。妊娠期组自妊娠第1天起辐射至孕鼠分娩,共辐射21天;哺乳期组自出生第1天起连续辐射21天。在辐射第15天时分别取孕鼠和乳鼠血清,采用放免法测血清中游离T3、T4(F13、FT4)含量,待胎鼠及乳鼠成年后(2月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功能。研究发现妊娠期辐射组血清F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FV3没有显著变化;在定位导航实验中,其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间搜索实验中在目的象限的停留时间(17.70±7.07s)明显低于对照组(27.14±5.36s)(p〈0.05),跨越虚拟平台的次数(0.83±0.4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67±0.52)(p〈0.01)哺乳期辐射组血清FT4没有显著变化,而FT3显著降低(p〈0.05);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其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哺乳期间连续微波辐射能导致乳鼠血清FT3降低,但对乳鼠成年后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妊娠期间连续微波辐射能导致孕鼠血清FT4降低,胎鼠成年后学习记忆功能下降,提示FT4下降可能是微波辐射致胎鼠成年后学习记忆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M-Cr-Al-Y合金(M=Ni,Co,Fe)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微区成分及抗氧化性。氧化增重试验结果表明,M-Cr-Al-Y涂层具有比1Cr_(18)Ni_9Ti不锈铜低得多的氧化增重和氧化速率,其中以Co-Cr-Al-Y涂层为最好,其次依次为Ni-Cr-Al-Y,Ni-Co-Cr-Al-Y_2O_3,Fe-Cr-Al-Y.  相似文献   
15.
集员辨识理论发展及算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UBB噪声假设下的集员辨识是一种新型的系统辨识方法,与传统辨识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以参数线性模型为例介绍了集员辨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基于CCD摄像机的激光熔覆过程检测系统,得到熔池的动态变化过程。从动态视频中读取每祯数字图像,获得稳定的熔池区图像。对熔池图像处理的算法进行研究,得到清晰准确的熔池形貌边缘;提取熔池中心,得到单道熔覆层熔池的相对高度变化,能够近似表征沉积表面的起伏。在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图像处理单元互相通信和采集软件模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视频图像实时处理程序的开发,在0.2 s内完成对图像的采集处理工作,为获得精确的熔池位置偏差和激光熔覆过程控制提供了检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域名服务系统(DNS)的基本概念做了简要的分析,结合实例对管理DNS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了概括性阐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辣椒发酵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研究影响发酵产品质量的因素,发现在自然发酵中发酵微生物分泌果胶酶是组织软化的主要原因;糖对辣椒发酵的风味有重要的影响;发酵乳酸引起PH下降,受系统缓冲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0~24 h),探究SPI的结构变化规律,发现碱性蛋白酶控制酶解可诱导SPI自组装形成系列分布均匀(多相分散系数<0.3)、粒径可控(90~200 nm)且具有不同表面特性的大豆蛋白纳米颗粒(soy protein nanoparticles,SPNs),其中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及亚基解离/降解是影响SPNs形成的关键性因素。酶解初期(10~30 min,DH约3%),SPI中β-伴大豆球蛋白(7S)组分α与α’亚基的部分降解有利于两亲性结构的释放,提高蛋白表面疏水性,降低临界聚集浓度,形成包含相对完整的7S及大豆球蛋白(11S)亚基的I类纳米颗粒(SPNs-DH 3%)。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1~2 h),α与α’亚基的进一步降解促进了疏水性β亚基与B亚基的暴露,增强的疏水相互作用导致体系浊度增加,其中可溶性聚集体向不溶性疏水聚集的转化使得蛋白表面疏水性急剧下降,形成以A亚基及部分β亚基为主导的II类亲水型纳米颗粒(SPNs-DH 5%)。酶解后期(4~24 h),A亚基的进一步降解则产生更多亲水性多肽,不利于纳米颗粒的形成。进而探究SPNs的形成机制,圆二色光谱结构表明,SPNs的形成与蛋白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结构向β-折叠转化有关。两类SPNs的整体结构均由疏水相互作用维持,而氢键和二硫键分别参与颗粒表面与内部结构的形成。与SPNs-DH 3%相比,SPNs-DH 5%中形成了更多由二硫键与氢键稳定的折叠结构。此外,由于酶解过程中不断释放抗氧化肽段,其所形成SPNs的抗氧化性较原始SPI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0.
钟敏  张健 《中国酿造》2022,41(1):32-36
原料是白酒酿造的物质基础,酱香型白酒酿造需精选糯高粱作为原料,其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酒的产质量。该文通过概述糯高粱理化指标、糯高粱自身香气成分及不同品种高粱对酱香型白酒品质的影响,了解原料糯高粱对酱香型白酒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对酱香型白酒优质优产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以期为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