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18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砂型铸造WC颗粒增强灰铸铁基轧钢导位板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轧钢导位板的工况特点, 应用复合材料设计原理和铸造技术相结合,运用自行研制的复合剂,在普通砂型无负压条件下,制备出WC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强力抗磨局部复合材料的轧钢导位板.铸件表面平整光洁,尺寸精度高,复合层厚度均匀,可达7~9 mm,与基体之间呈冶金结合.实际运行表明使用寿命比以往使用的灰铸铁高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复合剂制备WC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ZG310-570为基体、WC颗粒为增强相,在普通水玻璃石英砂干型、无负压条件下,运用自制的复合剂,制备出WC颗粒增强钢基表面复合材料.抗磨料磨损性能是含20%Cr高铬铸铁的3.30倍.硬度可达60HRC以上.铸件表面平整光洁,尺寸精度大为提高.合金层厚度均匀,可达8mm,且与基体之间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分别测定了不锈钢和碳钢静态与动态纯腐蚀失重率、冲刷腐蚀失重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了静态与动态纯腐蚀失重率对材料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失重率的影响。实验表明:(1)动态纯腐蚀比静态纯腐蚀更能反映材料在液固两相流中冲刷腐蚀交互作用的本质;(2)本实验条件下。T8钢动态纯腐蚀失重率是静态纯腐蚀失重率的2倍以上。18-8不锈钢动态纯腐蚀失重率竟是静态纯腐蚀失重率200倍以上、静态交互作用失重是动态交互作用失重率的2倍以上。可见静态与动态纯腐蚀对定量研究材料冲刷腐蚀交互作用会产生很大的差异;(3)在腐蚀性浆料中,首先要保证材料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其次再考虑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材料的耐冲刷腐蚀性能。对不同的工况,必须同时兼顾材料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4.
对Cu2O与Al进行热力学分析后将其粉末压制成块,测试了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热分析曲线,并对反应后的试样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Cu2O-Al体系化学反应包括3个阶段,即第1阶段体系温度T<910 K,有少量Al2O3和Cu生成;第2阶段体系温度为910 K≤T<1103 K,Cu2O-Al体系未发生化学反应;第3阶段体系温度为1103 K≤T≤1373 K,Cu2O-Al体系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物为Cu、Al2O3及CuAlO2.  相似文献   
15.
屈银虎  李涤尘  邢建东 《铸造技术》2006,27(12):1286-1288
研究了用立体光刻快速原形作为模的精密铸造的型壳制造工艺。结果表明,用石英粉100、三聚磷酸钠3、锂基膨润土2、PVB溶液7、微量的JFC和适量的甲醇,充分搅拌,制得耐火浆料。在模的表面浸涂耐火浆料并撒石英砂数次,直至结成5~10 mm厚的型壳。在35℃烘箱内烘干8~10 h,300℃装炉,以300℃/h升温到950℃,保温30 min,即得浇注所需型壳。将石英粉换为其它耐火粉料并对配比略加调整,即可制得其它耐火粉料的型壳,用于其它合金的铸造。  相似文献   
16.
对比高铬铸铁轧辊,利用自制的模拟轧辊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的Fe-V-Cr-Mo合金轧辊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合金轧辊的耐磨性为高铬铸铁轧辊的1.15~5.93倍.随碳含量升高,Fe-V-Cr-Mo合金轧辊中VC的形态由杆状逐渐转变为球状、开花状,基体由铁素体逐渐转变为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复合组织.球状VC及板条马氏体基体有助于耐磨性提高,而大尺寸的开花状VC及低硬度铁素体或高硬度脆性大的片状马氏体基体对耐磨性不利.碳含量约为2.58%时,合金轧辊组织主要由近球状的VC及板条马氏体基体组成,硬度适中,可以同时有效的抵御轧制过程中的显微切削及疲劳磨损,耐磨性最佳,碳含量的过高或过低均导致轧辊耐磨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对含碳量为0.50-2.63%的Fc-Cr-Mn合金在800℃下含硫混合气氛中进行腐蚀试验.用X射线物相分析法分析了腐蚀产物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现实测定了元素在腐蚀产物中的分布及试样亚表层共晶碳化物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试验合金比高Ni耐热钢具有高的抗腐蚀性;合金的腐蚀行为受硫化及氧化腐蚀双重制约,因而使合金的腐蚀增重呈现峰值,随气氛氧化性增强,峰值向低碳方向移动;共晶碳化物具有比金属基体略好的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离心铸造方法:以Cr,Mo,V,Nb为主要合金元素,研制成功了CrMoWVNb白口铸铁轧辊,分析了合金元素在轧辊中的作用,指出在轧辊中加入适量稀土和钛可细化轧辊组织,改善轧辊性能,同时还分析了轧辊生产中裂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消除裂纹的措施,并应用于高速线材轧机预精轧机架,使用寿命达到高镍铬无限冷硬铁轧辊的4-5倍。  相似文献   
19.
符寒光  宋锦春  刘金海  邢建东 《铸造》2003,52(5):324-327
通过调整高速钢成分和采用RE—K—Na复合变质处理;改变了共晶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使铸造高速钢冲击韧度提高69.9%,热疲劳抗力也明显改善。变质处理高速钢导辊使用中不粘钢、不破碎、不剥落,使用寿命比高镍铬合金铸钢和Crl2MoV锻钢导辊提高2—3倍。  相似文献   
20.
蒋业华  周荣  卢德宏  邢建东 《铸造》2002,51(1):15-17
测定控制冷却贝氏体球墨铸铁TTT曲线和磨球冷却速度及温度分布发现 :控制冷却贝氏体复相球铁TTT图存在贝氏体区 ,与珠光体区分离 ;控制冷却比浸入式水淬具有均匀的冷却速度和温度分布 ,高温阶段可避开珠光体区 ,低温阶段形成类似等温条件 ,缓慢通过贝氏体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