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8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冯亮 《安装》2021,(8):49-51
本文以某异形展馆工程为例,分析了异形建筑内机电管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满足了异形建筑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2.
氮、铬对铸态锰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氮、铬对铸态锰钢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氮和铬得到了细化的奥氏体基体和弥散分布的团球状碳化物,显著提高了铸态锰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冲击韧性和良好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03.
104.
在全面搜集河池市内饮用水水源地数量、环境及水质状况等基本资料基础上,对河池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现状进行了评价,为河池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水量进行保护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Ti-17合金高温变形中的不连续屈服与流变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原始组织为片状的Ti-17合金为例,研究了不连续屈服和流变软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具有片状组织的Ti-17合金在变形温度超过820℃,应变速率为10 s-1时,出现不连续屈服现象,并随着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增大而更加明显,该现象无法用传统的静态理论(位错钉扎-脱钉)进行合理解释,它符合动态理论,即不连续屈服与晶界突然增殖大量可动位错有关。应变速率较高时,具有明显的流变软化特征,其主要是由温升效应和片状组织球化或片层弯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6.
以车间现场轮毂喷涂过程实验为例,从油漆开发工艺、喷涂方式、预处理、基体表面的状态、漆膜厚度和涂层烘烤温度和时间六个方面对漆膜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对提高轮毂防腐性能的方法进行讨论。提出适合生产车间的过程控制方法及技术方案,并从轮毂防腐方面出发对产品设计提出三条建议,通过从以上技术控制,能够大大降低轮毂腐蚀风险,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7.
冯亮  冯仲文 《地下空间》1995,15(4):277-284
我国大、中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人防地下工程贯彻“相结合”方针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城市地下隧道、地下商业街、地下综合体等在“相结合”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新措施也取得新的成果。本文从国内的实际出发,探讨了城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必须坚持平战结合方针,阐明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对策和需要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8.
挤压参数对TC16合金紧固件冷挤压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反映挤压件前端内缩程度的参数--前端内缩量(△h),作为紧固件挤压成形效果的评价标准之一.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采用DEFORM-3D软件对不同挤压参数(挤压速度V、凹模半锥角α/2)下TC16紧固件冷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挤压力、温度场分布、平均温升和前端内缩量随挤压参数变化的规律,为TC16紧固件挤压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公路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中,常用的施工工法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即能适应复杂地质条件,又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是工艺关键,对公路软岩隧道施工采用三台阶八步开挖法施工工序进行论述.三台阶八步开挖法包括超前小导管施工、开挖施工、初期支护施工、仰拱回填施工、衬砌混凝土施工等步骤.  相似文献   
110.
以恩施土家烟熏腊肉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索氏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其挥发性物质,结合GC-MS技术对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与检测,并对比了各提取方法对挥发性物质分布与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提取方法中烟熏腊肉挥发性物质种类分别为83种、53种、79种和62种,其中相同的挥发性物质有22种。这些挥发性物质分别为烃类、醇类、酚类、醛类、酸类、酯类、醚类及其他含硫含氮杂环化合物;各挥发性物质含量较大的为经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得到的苯酚,为42016.73 ng/g。通过各挥发性物质的香气活度值(OAV)分析发现,对烟熏腊肉风味有贡献的主要风味物质59种,其中香气活度值较突出的为经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愈创木酚,高达10934。对比各提取方法结果发现,虽然不同提取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相互补充;但是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大部分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比其他方法要高。同时对挥发物质进行了风味总结和嗅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