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工业技术   4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 water-in-oil (W/O) microemulsion composed of Triton X-100, n-hexanol, n-hexane and water solution with hydrochloric acid was prepared. K3Fe(CN)6 was added in as a water-soluble electroactive prob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It is found that the H+ concentration of the water phase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W/O microemulsion, and hence influences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K3Fe(CN)6. When the pH value of water phase is about 7,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W/O microemulsion is only 1.2×10−6 S/cm, and K3Fe(CN)6 almost cannot react at the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But when the H+ concentration is more than 3 mol/L, the W/O microemulsion has a goo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K3Fe(CN)6 shows goo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n it. The results of CV and EIS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Fe(CN)6 3−/Fe(CN)6 4− in the W/O microemuls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This may be due to the unique liquid structure of the W/O microemulsion and the unique mass transfer in the W/O microemulsion. Foundation item: Projects(20673036, J0830415)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Projects(05JT1026, 2007JT2013) 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Technology Project of Hunan Province, China  相似文献   
12.
铸铝合金在有机羧酸体系中电化学陶瓷成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电化学沉积陶瓷膜(EDCF)技术将铸铝ZL108合金置于有机羧酸复合体系,制得了具有较高硬度和良好外观的灰色类陶瓷膜。详细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膜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羧酸是主要成膜物质;金属硫酸盐是阳极反应的活化剂,但浓度过高会加快膜层溶解;方波脉冲电源有利于生成厚膜;峰值电流密度越大,成膜时间越短,但过大会使膜层减薄;溶液pH值、搅拌等对成膜过程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Cross-linked chitosan(CS),cross-linked chitosan/graphene(CS/RGO10) and cross-linked chitosan/graphene oxide(CS/GO10) were prepared as adsorbents for Cu(Ⅱ).The effects of pH,contact time,adsorbent dosage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Cu(Ⅱ) on the adsorbing abilities of CS,CS/RGO10 and CS/GO10 to Cu(Ⅱ)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CS/GO10 and CS/RGO10 are greater than that of CS,especially at pH 5.0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are 202.5,150 and 137.5 mg/g,respectively.Their behaviors obey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very well.Additionally,CS/GO10 has the shortest time to achiev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among them and can be used as a perspective adsorbent for Cu(Ⅱ).  相似文献   
14.
ZL系列铸铝合金的微弧氧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对含硅量为 8 %~ 12 %的ZL系列铸铝合金的微弧氧化工艺条件、膜层结构以及成膜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不对称交变电压和在以硅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复合电解液体系中 ,铸铝合金表面可获得一层性能优异的微弧氧化膜层。电子能谱 (EDS)和X射线衍射 (XRD)分析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主要由Al,Si和O元素组成 ,膜的相结构主要为 η Al2 O3 ,α Al2 O3 和SiO2 ,并含有γ Al2 O3 和Mg ,W ,Cu等元素的氧化物。扫描电镜 (SEM)分析表明微弧氧化膜由致密层 (内层 )和疏松层 (外层 )构成 ,疏松层表面存在许多气孔 ,而致密层完整光滑 ,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优异的耐磨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其在服役过程中会产生疲劳损伤,埋下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其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利用损伤概率成像算法能够得到直观反映结构健康状况的图像,但传统的损伤概率成像算法在无损伤区域的损伤概率高,难以准确定位损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Lamb波能量和飞行时间的损伤概率成像算法。将待测区域均匀划分成N个像素点,计算每条通道的Lamb波能量与飞行时间损伤因子,确定各通道损伤因子影响区域的概率值并叠加,得到每个像素点的损伤概率并成像。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常用的基于能量损伤因子和互相关损伤因子的损伤概率成像算法进行对比,提出的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碳纤维复合材料缺陷情况,并且识别效果更优,成像误差显著减小,误差error分别降低了4.420、2.117、2.055和4.732、2.380、2.647,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缺陷,有效地保障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6.
SF6电气设备气体湿度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际分析了温度变化对SF6气体含水量测量值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监测SF6电气设备气体含水量,对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含水量值作温度修正。  相似文献   
17.
GSP气化技术煤粉密相输送系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跃  李刚健  井云环  罗春桃 《煤炭科学技术》2012,40(12):111-113,117
为实现大规模工业化GSP气化技术煤粉密相输送系统的稳定输送,研究了煤粉物性、输送工艺、操作参数对输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煤粉湿含量由6.9%降到4.2%时,锁斗下料顺畅,减压系统偶尔出现堵塞。采用压差控制输送煤粉时,煤粉质量流量波动大于20 t/h,而采用流量调节控制煤粉输送时,煤粉质量流量波动小于5 t/h,因此,采用流量调节控制时,煤粉输送稳定性大幅提高。当操作参数进料器流化气量由220~180 m3/h调整为90~140 m3/h时,煤粉输送管线注射器1气体的流量由7 m3/h调整为3 m3/h,投煤后关闭注射器2,可使固气比由280 kg/m3增加到400 kg/m3,质量流量由42 t/h增加到72 t/h,进一步提高了煤粉密相输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遥控液压打渣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我国有色冶金工业的炉窑维修中,它改变了传统的炉窑维修方式,带来了拆除效率和作业安全上的提升.本文回顾总结了有色冶金炉窑维修装备的历史,阐述了遥控液压打渣机应用的特点和优势,指出遥控液压打渣机在有色冶金炉窑的维修中的广泛应用将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核磁共振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煤基均聚聚丙烯1100N及对比牌号链结构等微观结构、结晶行为、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与市场石油基同类产品相比,煤基均聚聚丙烯1100N具有链结构缺陷低、等规度高、易结晶、耐热性能和刚性好的优势,但抗冲击性能略低于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相色谱仪对德国Lurgi MTP工艺的C4循环烃进行分析,并从MTP催化剂运行周期方向考察了循环烃的组分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C4循环烃主要组分是烷烃,约占其总物质的量的57%,其余组分为烯烃和少量的甲醇、二甲醚;其中,各组分含量大小为:异丁烷异丁烯正丁烷1-丁烯反-2-丁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