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9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微波烧结硬质合金工艺的升温速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WC-11.5Co硬质合金的微波烧结工艺以及升温速度对合金致密度、显微组织、硬度(HRA)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能够快速制备高致密度、高硬度的硬质合金;在10.4~61.9 ℃/min范围内,升温速度对合金组织和性能未产生明显影响,硬度(HRA)在88.5~89.5之间,高于常规烧结的87.6和牌号为YG11C产品的硬度指标.  相似文献   
52.
超细WC-Co硬质合金的微波烧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烧结工艺制备了WC-Co超细硬质合金,并研究了烧结工艺对烧结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与真空烧结WC-Co超细硬质合金相比烧结温度更低,保温时间更短,在1300℃的烧结温度下瞬时保温(0min),密度就可达到14.27g/cm3,而且在烧结温度1350℃保温0min时硬度HRA达到94.0,并且样品WC晶粒尺寸在烧结过程中长大不明显,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WC晶粒尺寸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3.
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出制造具有较高的最高使用温度的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设计要求,根据最高使用温度公式中影响TMO的Hci,TR及β值,提出了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成分设计要求为:Cu含量高,Fe含量低,Zr含量适当,z值小,用粉末冶金方法分析制造了4种成分不同的合金,其中:Cu含量高,Fe含量低,Zr含量适当,z值小的C样品Sm(Cobal,Fe0.1Cu0.08Zr0.03)z永磁体的室温内禀矫顽力Hci为1830.8kA/m,高温系数β(20-200℃)为-0.20%/℃,估算其使用温度能超过400℃,Fe含量高,Cu含量低,z值大的B样品Sm(CobalFe0.2Cu0.06Zr0.02)8.5永磁体的Hci为2388kA/m,β为-0.33%/℃(20-200℃),其tMO仅为270℃;而A,D样品的性能及使用温度介于B与C之间,实验结果表明,Cu含量高,Fe含量低,Zr含量适当,z值小是制造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的必要条件,为制造高温Sm(Co,Fe,Cu,Zr)z永磁体提供了成分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54.
本文简要阐述了影响烧结NdFeB系永磁材料矫顽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其理想微结构 ,并着重介绍了添加元素和新工艺提高其矫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元素Ga对烧结Nd-Fe-B永磁体显微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添加元素Ga[0 %~ 2 % (质量分数 ) ]对烧结Nd15Fe78B7永磁体显微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少量的Ga就可有效的提高内禀矫顽力Hci 而不引起剩磁Br 和最大磁能积 (BH) max 的降低 ;Ga的添加量为 1 0 % (质量分数 )时 ,得到与Nd Fe B系永磁体理想显微结构相近的显微组织结构 ;添加元素Ga在磁体中以Nd2 Fe14 xGaxB和GaNd第二相的形式存在 ;当Ga元素添加量较大时 [>1 5 % (质量分数 ) ]时 ,添加的Ga使主相Nd2 Fe14 B不稳定  相似文献   
56.
熔炼是制备粉末冶金烧结Nd-Fe-B永磁体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到磁体最终磁性能的好坏。本文采用传统熔炼技术制备了成分为Nd15Fe78-xNbxB7的系列合金铸锭,通过对不同含铌量合金铸锭的显微结构及成分分析得出:随着铌含量的增加,合金铸锭中的显微结构由片状晶和枝状晶向颗粒状晶粒转变,同时也改变了α-Fe的晶粒形貌,使富钕相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改善了磁体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57.
微波合成因合成速度快、清洁和能效高而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材料制备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很多材料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内用微波加热合成.该文作者利用混合微波加热技术,在短时间内由镁粉、镍粉和石墨粉合成了具有立方钙钛矿结构的金属间化合物超导材料MgCNi3.利用微波加热合成的MgCNi3,镁的挥发和氧化程度明显减少.粉末X射线衍射显示合成的样品主相为MgCNi3,还含有少量未反应的石墨粉和微量的MgO杂相.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超导样品的晶粒大小一般为2~6 μm.由标准的四探针电阻方法和磁测量技术测得样品的超导起始转变温度为6.9 K,转变宽度约为0.8 K.  相似文献   
58.
研究90W-7Ni-3Fe合金的温压成形工艺,探讨润滑剂含量不同时温压行为对硬粉的作用,并比较温压工艺与常温压制工艺的不同。结果表明:在相同单位压制压力下,温压压坯密度明显高于常温压制的;润滑剂含量为0.6%(质量分数)时压坯密度达到最大值,温压压制与常压压制相比,压坯密度增加0.26 g/cm3;润滑剂含量超过0.6%后,压坯密度又逐渐下降;添加润滑剂后合金的脱模力明显降低,其温压脱模力较常压脱模力小;试样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在润滑剂含量为0.6%时达最大值,这与烧结体的密度随润滑剂含量的变化一致;同时温压烧结坯的密度与常压试样的区别不明显,但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高于同批的常压试样。  相似文献   
59.
微波多模腔快速烧结WC-8%Co硬质合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多模腔微波烧结工艺制备了WC-8%Co硬质合金,烧结周期为1~1.5h,研究了微波烧结工艺对合金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烧结WC-8%Co硬质合金所需时间短,在1400℃的烧结温度下保温0min时密度就能达到14.71g/cm3,HRA可达90.3,烧结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均匀,样品中心和边缘区域WC晶粒尺寸分布一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随着烧结保温时间的增加和烧结温度的提高WC晶粒尺寸长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0.
Sm2Co17基高温稀土永磁材料的显微结构与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u含量较高的Sm2Co17基永磁材料在高温下具有较大的内禀矫顽力,而Fe含量较高时其高温下的磁性较差.TEM显示磁体由胞状结构构成,胞内为2:17R相,胞壁为1:5相,在MFM(磁力显微镜)下可观测到片状相(1:7相),畴结构为波纹畴和条状畴,但是在片状相出现的区域并未观察到畴壁钉扎点,而在胞壁相的三角结合区域畴壁的钉扎强度最高,高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随着性能的降低观测到材料的相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室温下的2:17R主相、1:5相和1:7相变为非晶结构,且最终转变成700℃时的SmCo3主相和2:17R相,相结构的转变直接导致磁体性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