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20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以纸纤维为基体,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剂,采用真空抽滤法制得多微孔结构的导电纸。将MWCNTs导电纸作为负极集流体代替铜箔应用于氧化锡锂离子电池。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进行表征。SEM显示,Sn O2均匀地分布在MWCNTs构建的三维导电网络的孔隙中。对循环后的MWCNTs导电纸负载Sn O2极片进行EDS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多微孔集流体能充分均匀吸附Sn O2浆料,从而保证基体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电化学测试表明,MWCNTs导电纸作为负极材料Sn O2的集流体能够有效改善电池性能。在100 m A/g电流密度放电时,6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580 m Ah/g,逐渐增大电流密度时电池比容量下降较为平缓,库伦效率保持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52.
李旭  孙晓刚  陈玮  王杰 《复合材料学报》2018,35(11):3219-3226
为提高硅基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制备了一种多微孔结构的集流体。以纸纤维为基体,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剂,制得MWCNTs/纸纤维复合多孔导电纸代替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MWCNTs负载中空Si微球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活性材料。FESEM分析显示,中空Si-MWCNTs复合活性物质均匀分布在MWCNTs构建的三维导电网络的孔隙中,从而保证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所制备的中空Si-MWCNTs/纸纤维复合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比容量,同时具有可逆性。在0.02 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次后其比容量稳定在1 300 mAh/g。在3 C的大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仍可稳定保持在330 mAh/g。恢复0.25 C充放电后,容量恢复为1 150 mAh/g。  相似文献   
153.
高速剪切对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利用高速剪切分散工艺将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剪切时间和碳纳米管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速率一定时,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随剪切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当剪切时间超过10min,对导电性能的影响不再明显;随着碳纳米管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导电性能提高,当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高于10%时,导电性能的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54.
分散剂对碳纳米管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油酸、十八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种分散剂分别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处理,制备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测量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发现经过分散剂处理的复合材料其表面电阻率相对于未处理的复合材料降低了3个数量级,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得到显著提高。而SEM照片也说明经过分散剂处理的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分散更均匀。  相似文献   
155.
为了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正极片掺杂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OH),利用亲水性羟基官能团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作用,阻止多硫化物的扩散,增加有效物质的利用率,抑制穿梭效应的产生,提高锂硫电池的容量和循环性能。利用TEM、SEM和EDS等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掺杂MWCNTs—OH的锂硫电池,放电容量明显提高。在0.1 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 281 mAh/g,首次库伦效率接近96.7%,循环10次后比容量还保持在882 mAh/g。在0.2 C、0.5 C和1 C倍率下充放电时,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794.2 mAh/g、712.2 mAh/g和557.3 mAh/g,显示出极佳的倍率性。   相似文献   
156.
赵英良  邢军  刘辉  邱景平  孙晓刚  李浩 《硅酸盐通报》2016,35(10):3340-3344
以偏高岭土为主要原料,水玻璃为碱激发剂,双氧水为发泡剂,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外墙保温材料.本次试验以水玻璃与偏高岭土重量比、发泡剂用量和养护温度为三个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保温材料的最优制备条件.试验中以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三个指标来表征材料的性能,最终确定制备材料的最佳水玻璃与偏高岭土的重量比为1.2,双氧水用量为3%,养护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所得外墙保温材料的体积密度为296kg/m3,导热系数为0.091 W/(m·℃),抗压强度为0.92 MPa,性能指标可满足建筑外墙保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7.
选取合理的充填配比和采场结构参数是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矿山实现安全回采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根据岩体开挖释放能量与充填体峰值变形能相近的原则,确定了符合中关铁矿的最佳充填配比为1∶6。在此充填配比下,针对中关铁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对影响采场稳定性的矿房长度、矿房跨度和顶板厚度这3个因素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得到9种试验方案。运用FLAC3D对9种不同方案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对比了各方案矿房回采充填后采场顶板和充填体矿柱的应力及位移分布情况,研究了各因素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顺序,进而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优选。计算结果表明:矿房长度和矿房跨度是影响采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最优的结构参数为矿房长度50 m、矿房跨度18 m、顶板厚度8 m,该结构参数下能够保证采场的稳定性且能有效提高矿山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8.
市场上现有无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差,为此,以偏高岭土为主要原料、水玻璃为碱激发剂、双氧水为发泡剂,通过聚合反应制备新型外墙保温材料,考察水玻璃用量、发泡剂用量和养护温度对保温材料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玻璃与偏高岭土质量比为1.0、双氧水用量为偏高岭土质量的2%、养护温度为60 ℃时,获得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为0.115 W/(m·℃)、密度为356 kg/m3、抗压强度为0.821 MPa。试验结果可以为偏高岭土制备外墙保温材料工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9.
邱景平  刘骎  邢军  孙晓刚 《金属矿山》2015,44(7):168-172
开展煤矸石陶粒替代普通碎石骨料制备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建材向轻质、高强、隔热方向发展。在总结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体积收缩种类、收缩机理及其改善措施的基础上,研究了减缩剂、陶粒预湿对煤矸石陶粒轻集料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增加减缩剂掺量还是提高煤矸石陶粒预湿程度,煤矸石陶粒轻集料混凝土试件的收缩率均明显下降、体积稳定性均明显改善;二者复合应用更有利于降低试件的收缩率、提高试件的稳定性。该研究对煤矸石陶粒轻集料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0.
针对砂岩质煤矸石硅含量高、可塑性低的特点,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利用其制作合格烧结砖的方法。通过分析砂岩质煤矸石及添加剂的化学成分,不同添加剂对瘠性物料的增塑机理,以及不同配比方案的综合热分析,研究了添加剂对砂岩质煤矸石烧结砖的影响,发现通过优选添加剂的种类和掺加比例,选取适宜的焙烧温度,砂岩质煤矸石也能够成为制砖原料,为砂岩质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