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20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41.
结合鞍山地区特大型铁矿的岩性条件和充填体强度要求,在建立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应用Ansys和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矿房高度、长度、宽度和矿柱宽度进行了采场参数优化,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了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以获得最好的充填采矿效果,为特大型地下矿山胶结充填采矿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2.
影响胶结充填体强度主要有料浆浓度、灰砂比、养护时间等因素,不同灰砂比的胶结充填体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特性,灰砂比大、水泥含量过高,胶结充填体有较好的承载和自稳能力,但对于特大型铁矿采场中大体积充填体而言,会大幅度提高充填成本。因此,本文在大孤山选厂全尾砂特性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全尾砂胶结充填实验,确定了合理的料浆浓度和灰砂比等参数,为制定特大型铁矿充填采矿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3.
以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为主要添加相,协同超导乙炔炭黑(SP),对锰酸锂进行电化学改性。对MWCNTs进行预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MWCNTs的微观形貌。掺杂不同质量比的导电剂,制成电池并以恒流充放电方法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碳包覆后电池的初始充放电比容量都有所下降,掺入1%(质量分数,下同)MWCNTs后的LiMn2O4的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6.51%,不可逆容量最小,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6.42mAh/g,经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达96.2%,使用复合碳源掺杂时,当m(MWCNTs)∶m(SP)=1∶2时,首次充放电效率达96.67%,不可逆容量最小,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19.37 mAh/g,且掺杂2%MWCNTs的效果要略好于掺入2%SP。  相似文献   
14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CMOS器件CC4527组成的功率调节器的设计,此调功器可以工作在手动和计算机控制两种方式,特别是在计算机控制方式时,连接方便,扩展能力强,占用接口和机时少,而且成本低易于制造,是微机调功能系统的理想调动方案。  相似文献   
145.
根据多波长辐射测温的基础理论,与著名的发射率和波长的假设函数,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多波长辐射测温公式进行了拟合。给出了在有限波长间隔下的波段发射率。  相似文献   
146.
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碳纳米管加入到环氧树脂中,经超声分散处理制得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纳米管的加入量与分散程度对材料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量小于3%时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加入量为1.7%,抗拉强度达到最高值52.38MPa,比纯环氧树脂(26.40MPa)提高98.4%。  相似文献   
147.
针对煤场自动堆取实时性差、精度差、盘煤效率低等现状,本文设计了一套多功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激光雷达(Li DAR)技术,实时获取仓库内燃料三维分布点云数据,并根据所获取到的全场离散点云数据,通过Delaunay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三维模型重建,计算仓库内燃料的存储量;同时根据现场煤料分布的点云数据,分析和计算堆料、取料控制策略,控制圆形堆取料机自动执行操作。本文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料场对燃料管理的需求,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8.
刘平  陈斌  孙晓刚 《计算机应用》2004,24(12):31-32,35
针对字符号码类目标,提出一种无需全图阈值分割和先验特征匹配计算的方法。先利用方向梯度块精确定位目标,再对目标区域作局部阈值分割,从而快速地得到高质量的目标信息。  相似文献   
149.
对一种以炭化的碳纳米管复合纸为电极的超级电容器进行了研究。纸纤维为基体,碳纳米管为功能材料,将分散好的碳纳米管与纸纤维混合均匀抽滤,制成碳纳米管复合纸,碳纳米管复合纸在真空炉中经1460℃炭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拉曼光谱仪对其进行分析。以1mol/L的LiPF6为电解液,对以炭化碳纳米管复合纸作电极的超级电容器进行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谱测试。扫描速率为1mV/s时,炭化碳纳米管复合纸电极的比容量达到105F/g;放电电流为12mA时,比能量和比功率分别为22 Wh/kg、1.5kW/kg,表现出良好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相似文献   
150.
以纸纤维(PF)为基体,晶须状碳纳米管(WCNT)和活性炭(AC)为功能添加物,采用真空抽滤法制成PF/WCNT/AC三元无金属集流体复合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光谱仪、拉曼(Raman)光谱仪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采用两电极测试体系对组装的超级电容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涂布法所得的铝箔集流体(Al/WCNT/AC)电极相比,由PF/WCNT/AC三元复合电极组装的超级电容器比电容大幅提高,并展现出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在1mV/s的扫描速率下比电容达325F/g,几乎是Al/WCNT/AC超级电容器(108.7F/g)的3倍。PF/WCNT/AC超级电容器在0.4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95F/g,在3.2A/g电流密度下的比能量与比功率分别为36.76 Wh/kg、5.52kW/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