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2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应用神经网络技术预报VD炉终点钢水温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VD炉钢水温度预报模型。用该模型在线连续预报的76炉次钢水中,预报温度与实际测量温度之差在±4℃和±5℃之内的炉次分别占67 1%和80 3%。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终点温度的影响,据此对宝钢的生产实践提出了一些降低能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2.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铁水预处理终点硫含量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慧书  战东平  姜周华 《钢铁》2007,42(3):30-32
铁水预处理脱硫是纯净钢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铁水终点硫含量是反映脱硫站能力和生产效果的重要指标.对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铁水包喷吹CaO Mg粉剂复合脱硫过程,通过采用自适应调整学习率和最大误差学习法对标准BP算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铁水预处理终点硫含量预报模型.用梅钢的1154炉数据进行模型训练,经100炉数据现场验证表明,改进的BP算法比标准BP算法预报误差≤0.003%的精度提高28%,有19%的炉次预报值与实际值完全一致,有90%的炉次误差≤0.003%,平均误差为0.0017%.改进的BP算法在铁水预脱硫终点硫含量预报模型应用中获得了更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3.
采用MoSi2电阻炉在1〖KG-*9〗873 K下开展了含钙钡合金脱氧和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实验终点钢中夹杂物平均长度均小于8 μm,并都有纯三氧化二铝夹杂物存在。采用含钙钡合金的复合脱氧工艺,终点钢中未发现含钡夹杂物,有较多以CaO Al2O3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夹杂物,w(T.O)>50×10-6。用AlMnCa脱氧,终点钢样w(T.O)=37×10-6,含氧化钙夹杂物较少,大于20 μm的夹杂物数量占总夹杂物数量的1.2%。  相似文献   
144.
耐火材料对钢水洁净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分析和评述了洁净钢冶炼过程中耐火材料的作用与选择问题。分析了洁净钢冶炼过程中耐火材料对钢中氧含量、硫含量、磷含量、碳含量、氢含量以及夹杂物的影响 ,提出了洁净钢冶炼用耐火材料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45.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工艺冶炼航空轴承钢M50,对比分析了Ce处理、Mg处理和Ce–Mg复合处理对氧、硫含量和夹杂物分布特征的影响,结合热力学计算,阐明了加入Ce、Mg元素对钢液洁净度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Ce具有很强的脱氧、脱硫能力,加入Ce会优先生成Ce2O2S夹杂物,随着钢液中氧含量的降低,Ce还会与As等有害杂质元素结合,起到净化钢液的效果。过量的Ce会加剧其与镁铝尖晶石材质耐火材料的反应,导致钢中夹杂物数量的增加,Ce的质量分数为0.018%时,钢中夹杂物的尺寸和数量最小;添加Mg不仅可以脱氧、脱硫,还可以抑制Ce与镁铝尖晶石耐材的反应,Ce–Mg复合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钢中的夹杂物的尺寸和数量,将钢中的氧的质量分数降低至0.00075%。   相似文献   
146.
在500 kg保护气氛电渣炉中重熔Ni-Cr-Co合金,分别采用低CaF2高Al2O3高CaO的五元渣系(渣系A)和高CaF2低Al2O3低CaO的五元渣系(渣系B)进行电渣重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渣系重熔Al、Ti烧损率均小于7.0%,铸锭头尾Al、Ti偏差均≤0.05%;两种渣系冶炼的合金[O]、[N]、[S]纯净度都较高,但采用渣系A电渣锭底部w[H]增加约2×10-6,采用渣系B冶炼的电渣锭底部基本不增氢;采用渣系B重熔的合金锭元素显微偏析程度较小.采用渣系A重熔的合金枝晶间有明显的Laves-δ及一次碳化物析出相,而采用渣系B重熔的合金只有一次碳化物析出相.  相似文献   
147.
建立了导电结晶器电渣重熔空心钢锭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导电结晶器电渣重熔空心钢锭进行了稳态的电热耦合分析,计算了不同供电方式对电渣重熔空心钢锭体系温度场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体系电场和温度场分布对空心钢锭质量的影响.不同供电方式对重熔体系电场、温度场影响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外结晶器导电的电极,能促进电渣池温度均匀,进而使金属熔池更加浅平、均匀.  相似文献   
148.
本文开发了一台多功能真空感应炉及其计算机控制系统.本系统具有真空下感应加热、加料、测温、取样、顶吹、底吹、中间包加热和多种铸锭等多种功能.控制系统采用上位机监控管理级和下位机PLC过程控制级组成两级控制系统.上位机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利用Win CC组态软件编程,实现人机交互;下位机来实现主要控制功能,选用西门子S7-300PLC系列产品S7 314C PN/DP作为CPU,并采取现场总线分布式控制结构.为了更好脱碳和脱氮,增加了顶底复吹的功能可用于冶炼超低碳、氮钢,可用于冶炼超纯钢.实际试验表明,冶炼出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镍基高温合金和超高强度钢完全达到了预定的成分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9.
在30 kg真空感应炉上进行脱氧、脱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冶炼的温度及真空度来控制坩埚热分解的供氧和碳脱氧反应速率,可将原料纯铁中的氧的质量分数降低到20×10~(-6)以下.通过加强钢液的C-O反应,降低钢液中的氧含量,有利于钢液的脱氮.通过对夹杂物的统计发现,随着钢中全氧含量的降低,残留在钢中的氧化物夹杂数量明显减少,夹杂物尺寸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50.
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技术开发了转炉冶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报模型.利用宝钢的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编制了相应的应用软件.软件运行结果表明,钢水温度预报模型验证精度误差在±12℃范围内的占60%以上,建立的模型精度可以满足现场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