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99Tcm-RGD-4CK在健康家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99Tcm-RGD-4CK在健康日本大耳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方法 采用预锡化法99Tcm直接标记RGD-4CK.静脉注射99Tcm-RGD-4CK 37 MBq(0.5 ml),在注射后1.5~240 min时间内分10个时相点采血并称重,测定血样品放射性计数,结果经参考源衰减校正,最后换算为kBq/ml血液.血样放射性活度数据应用DAS软件处理,结合αvβ3受体在正常体内实际表达情况进行室模型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示踪动力学参数.结果 99Tcm-RGD-4CK的标记率为(96.86±1.24)%,比活度为(13.01±0.17)TBq/mmol.99Tcm-RGD-4CK在正常家兔体内符合二室模型示踪动力学过程(权重数为1/C).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4.19±2.17)min,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69.32±0.00)min,转运速率常数K10、K12与K21分别为(0.013±0.002)、(0.138±0.139)、(0.095±0.063)/min,清除率(CL)为(2.00±1.00)ml/min.结论 99Tcm-RGD-4CK制备方法简便,标记率高,无需分离纯化而直接应用;99Tcm-RGD-4CK在正常家兔体内的示踪动力学符合权重数为1/C的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52.
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细胞IL-3R与造血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有核细胞 (BMNC)IL 3R的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变化 ,探讨放烧复合伤后IL 3R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 (N)、放射损伤 (R)、烧伤(B)及放烧复合伤 (C)共 4组 ,分别于伤后 1、3、7和 14d观察BMNCIL 3Rα阳性率、平均含量及功能的变化 ,及其与BMNC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①R、C组IL 3Rα阳性率及功能明显降低 ,伤后 14d无明显恢复。②R、C组IL 3Rα的平均含量明显降低 ,伤后 14d开始回升 ,且与BMNC计数间存在明显正相关。③B组IL 3Rα阳性率、平均含量及功能无显著改变。结论 ①IL 3Rα表达量在放烧复合伤小鼠造血损伤及造血恢复中起一定作用。②IL 3R的功能在放烧复合伤小鼠造血损伤中起一定作用 ,但其恢复晚于表达量的恢复。③ 15 %Ⅲ度烧伤对IL 3R的作用不明显 ;放烧复合伤基本上表现出放射损伤的特点。  相似文献   
53.
红外线辐射对糖尿病兔糖代谢调控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红外线辐射对糖尿病兔高血糖症的影响,并探索其通过环核苷酸环化酶(AC)、磷酸二酯酶(PDE)、环磷酸腺苷(cAMP)血糖的代谢调节机制。方法 四氧嘧啶法制备糖尿病兔模型,以“中亚圣灯”治疗器为红外辐射源,对模型兔作上腹部触肤辐射(T)并设模型(M)与胰岛素治疗(I)为对照。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肝细胞AC、PDE、cAMP为指标。结果 血糖下降幅度M〈T〈I,分别为10.34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多因素干预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经血糖、血脂、血压强化干预8年后,采用腺苷负荷下心肌核素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评估心肌缺血,统计分析多因素控制达标情况与MPI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为25%,Logistic分析示有胸闷史(OR=49.963,95%CI=9.525~262.067,P=0.000),高血压超过130/85mmHg(OR=4.684,95%CI=1.064~20.239,P=0.032),总胆固醇超过4.66mmol/L(OR=7.297,95%CI=1.247~42.691,P=0.027),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OR=4.640,95%CI=1.064~20.239,P=0.041)4项因素均为发生糖尿病性心肌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4项危险因素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率高。全面、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尽可能提高治疗达标率才可能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99Tc^m直接标记环形RGD-4CK九肽的可行性,观察^99Tc^m-RGD-4CK在健康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特点及显像表现。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核医学中心完成。①采用预锡化法^99Tc^m直接标记RGD-4CK,3MM色谱纸层析测定标记率,通过HPLC分析、SepPakC18柱层析、体外稳定性实验、半胱氨酸置换实验及血清蛋白结合实验,评价^99Tc^m-RGD-4CK的放射化学性质。②选取雄性日本大耳兔9只,每只静脉注射37MBq^99Tc^m-RGD-4CK,分别于1.5,3.0,5.0,10,30,60,90,120,180,240min采血、称重并测定血样品放射性计数,结果经参考源校正后以MBq/L表示,所得数据应用DAS软件处理,结合α,β3受体在正常体内实际表达情况判断室模型。③选取小鼠40只,随机分为8组(n=5),每只静脉注射0.74MBq^99Tc^m—RGD-4CK,分别于1,5,20,60,90,120,180,240min处死小鼠,采集血液、心、肺、肝、肾、肠、肌肉、骨、脑,称重并测定放射性计数,结果经参考源校正后以每克组织百分注入剂量(%ID/g)表示。④选取雄性日本大耳兔3只,每只静脉注射37MBq^99Tc^m-RGD-4CK,应用SPECT进行显像,结合感兴趣时间-放射性曲线分析,观察家兔体内放射性的动态分布变化。 结果:40只小鼠和12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99Tc^m-RGD-4CK标记率为(97.8&;#177;0.4)%,比活度为(11.90&;#177;0.05)PBq/mol;HPLC保留时间与洗脱液放射峰值时间基本一致,室温放置6h的放射化学纯度仍〉95%;SepPakC18柱层析游离^99Tc^m仅比纸层析高0.5%;与300mmol/L半胱氨酸37℃温育1h,游离^99Tc^m仅增加1.88%;^99Tc^m-RGD-4CK与血清蛋白无明显结合。^99Tc^m-RGD-4CK在健康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权重数为1/C的二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为(4.18&;#177;2.17)min,消除相半衰期为(69.32&;#177;0.00)min。③小鼠血液放射性清除迅速,通过肾脏排泄且快,其余组织器官放射性均随时间逐渐降低,而脑始终呈最低放射水平。④家兔SPECT显像示:各组织器官T—A曲线均随时间逐渐下降,与肾、心、肝相比,肺、胃、肌肉曲线呈低水平;1min双肾即显影,5min心、肝影开始减弱,肺放射性分布均匀,强度低于肝脏,膀胱显影;5min后膀胱影持续增强,20min后软组织影逐渐减弱;胆囊未显影,腹部呈持续低放射分布,胃区始终呈放射性缺损,颈部未见明显核素浓聚。 结论:^99Tc^m-RGD-4CK制备方法简便,标记率高(〉95%),具有良好的放射化学性质,体内稳定性好,具有比较理想的体内动力学。  相似文献   
56.
57.
58.
AFP、HA与CG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血清AFP(甲胎蛋白)、CG(甘胆酸)与HA(透明质酸)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我们采用RIA对30例肝硬化患者、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30名健康人血清AFP、CG和HA进行了联合检测,并对上述三项指标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临床对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筛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对象与方法1对象1.1健康人组30名,男20名,女10名;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0岁,均为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1.2肝硬化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53岁,为我院诊断明确的住院患者。1.3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59.
18F-FDG PET/CT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与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ECT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显像与99mTc-MDP ECT全身骨显像,并评价显像效果.结果 26例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显像为阳性,其中有17例患者发现骨转移45处;在99mTc-MDP ECT全身骨显像中,有20例患者发现骨转移77处.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99mTc-MDP ECT全身骨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0.
18F-FDG PET/CT探测早期甲状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8岁,健康体检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右叶上份局限性异常高代谢灶.显像仪器为SIEMENS biograph 2-PET/CT,患者禁食12 h,静脉注射18F-FDG 274 MBq,120 min后行常规PET/CT显像,范围从眼眶下部至大腿近端,PET采集数据经CT衰减校正,OSEM迭代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