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8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及单纯老年性白内障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49例患者(49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22只眼),女性27例(27只眼),平均年龄(64.4±9.7)岁。依据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其中,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14例(14只眼)为实验1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5例(35只眼)为实验2组。所有患者白内障术中收集房水。采用细胞因子微球技术检测患者血清及房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浓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B(VEGF-B)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浓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两组房水中各细胞因子浓度与晶状体皮质混浊、核性混浊及后囊下混浊的相关性。 结果实验1组和2组患者房水中IL-8、IL-10、VEGF、BFGF、VCAM-1、PLGF、VEGF-B浓度分别为(31.69±27)pg/ml、(5.2±0.41)pg/ml、(47.27±20.58)pg/ml、(17.28±4.11)pg/ml、(416.5±310.66)pg/ml、(17.85±6.70)pg/ml、(65.54±26.89)pg/ml、(12.38±6.52)pg/ml、(3.7±2.13)pg/ml、(36.54±14.97)pg/ml、(17.43±4.33)pg/ml、(331.39±205.80)pg/ml、(22.21±17.47)pg/ml及(74.36±26.75)pg/ml。实验1组房水中VCAM-1浓度与晶状体核性混浊呈负相关(r=-0.61,P<0.05)。实验1组和2组患者血清中各细胞因子与晶状体核性混浊无相关性(r=-0.03,-0.10,0.26,0.04,-0.32,-0.19;P均>0.05)、(r=-0.15,0.13,-0.15,-0.11,0.11,-0.18;P均>0.05)、(r=0.21,0.53,0.20,0.13,-0.12,0.16;P均>0.05)、(r=-0.06,0.03,-0.01,-0.20,0.09,0.20;P均>0.05)、(r=0.39,0.02,-0.11,-0.20,-0.13,0.03;P均>0.05)及(r=0.13,0.09,0.32,0.25,0.11,-0.10;P均>0.05)。 结论两组房水中细胞因子与白内障之间规律不同。糖尿病患者房水中VCAM-1的浓度与晶状体的核性混浊呈负相关,VCAM-1可能是核性白内障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2.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LIDP)是导致腰腿痛的重要原发病,其病程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本研究以中医护理为切入点,从辨证施护的角度针对社区LIDP人群进行干预,取得较好效果。所以本文对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中医辨证施护疗法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设备的改进以及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我们对各种数字信息感知和交互的方式,使得许多场景可以通过头戴式设备将用户置身于理想的视觉感官环境之中。近年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眼科领域中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临床应用及教学中,本文分别从视力训练及弱视治疗、近视防控、眼调节及辐辏功能、斜视诊断、眼科手术辅助和眼科教学领域...  相似文献   
74.
75.
产CTX-M酶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其相关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阳性率、耐药性以及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相关耐药基因并用DNA序列分析确认基因亚型。结果检测菌株中ESBLs阳性56株,阳性率为44.4%;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质粒接合试验证实,CTX-M型ESBLs介导的耐药可以水平转移;产ESBLs阳性菌株中有48株扩增到CTX-M型耐药基因,其中CTX-M-3型11株,CTX-M-9型7株,CTX-M-14型25株。结论产CTX-M型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以CTX-M-14型为多;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产ESBLs细菌最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6.
陶勇  石米扬 《海峡药学》2011,23(4):21-23
目的 通过对连钱草的小鼠灌胃急性毒性实验研究,指导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预实验,判断测定LD50的可能性,并据此测定LD50或MTD.结果 MTD结果表明小鼠口服连钱草的最大耐受量相当于50kg人临来日用量的266倍.结论 连钱草的急性毒性很小.  相似文献   
77.
局麻下成人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马鞍疝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4月采用人工合成材料局麻下行成人腹股沟马鞍疝无张力修补术13例。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全部成功,随访1-14个月,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无复发。结论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马鞍疝修补术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8.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5例行单侧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腹腔镜组)和18例行单侧开放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开放手术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后腹腔镜手术组15例均手术成功;肿瘤直径最大2.1~8.5cm,平均(4.2±1.8)em;手术时间55~180min,平均(85±35)min;出血量25-105ml,平均(45±25)ml;术中2例发生高血压,术后止痛剂应用1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4d,平均(2.5±1.5)d;术后住院时间为5~8d,平均(6.0±1.5)d。开放手术组18例均手术成功;肿瘤直径最大2.0~10.5cm,平均(4.5±2.5)cm;手术时间90-250min,平均(140±50)min;出血量95~650ml,平均(350±150)ml;输血6例。术中10例发生高血压,术后止痛剂应用4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5~7d,平均(5.5±1.5)d;术后住院时间为7~12d,平均(10.5±1.5)d。结论:对有较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术者,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术中对血压的控制较好,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对早期植入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幼儿康复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使用ITMAIS对开机年龄在18个月以内的12名人工耳蜗植入幼儿(CI组)于开机时及开机后3、6、12个月分别进行评估,并将其得分与同龄健听幼儿(健听组)得分比较。结果开机时CI组的听觉发育总体能力、声音察觉能力和声音识别能力得分分别为10.8%±7.6%、16.6%±12.6%、1.1%±2.4%,开机后1年时分别为78.0%±11.2%、76.6%±16.1%、80.0%±19.8%。从开机时到开机后1年内,CI组ITMAIS得分(即其对言语声的察觉和识别能力)值升高迅速且发展速度超过同龄健听幼儿,在开机1年时ITMAIS得分已达健听儿童水平。结论早期植入CI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其听觉发育能力可接近同龄健听幼儿,ITMAIS可简单、有效地评估其初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2008年马鞍山市监测食品中变形杆菌的检出情况,更好地对变形杆菌引起的腹泻进行预防与控制。方法采集2008年在马鞍山市的超市、批发市场、水产基地以及疑似食物中毒的熟食采集样品,按GB/T4789-2003、WS/T9-1996方法进行变形杆菌分离检测,分离菌株采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鉴定,同时进行PFGE分型,分析不同来源菌型之间的同源性。结果共采集各类食品230份,变形杆菌检出率为20.87%(48/230),其中普通变形杆菌为13.91%(32/230),奇异变形杆菌为6.96%(16/230)。在不同类食品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禽肉类样本29.09%(16/55),其后依次为鱼虾样本28.75%(23/80)、禽蛋样本13.33%(2/15)、熟食类样本12.5%(1/8)和畜肉类样本10.17%(6/59)。48株变形杆菌的PFGE分为28个型,其中普通变形杆菌为17个型、奇异变形杆菌为11个型,各型之间不紧密相关。经耐药分析,菌株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吩、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因耐药性70%,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氟哌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敏感性68%。结论马鞍山市食品中变形杆菌的污染来源于不同的克隆株,未发现单个基因型菌株流行的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