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结合实践介绍了利用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丰富针灸学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针灸学兴趣、拓宽针灸学课程教学空间、提高针灸学课程教学效率以及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体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在妊娠期间的序列变化以及对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80例妊娠前正常的孕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母体血Fn在妊娠10~14、20~24、30~34周的水平,观察孕妇孕期的变化并随访妊娠结局;同时选取50例正常未孕妇女作为未孕对照。结果:①180例中有12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组),10例子痫前期,4例重度、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58例孕妇妊娠结局正常(正常妊娠组)。②正常妊娠孕妇,母体血浆Fn在妊娠10~14、20~24周维持正常未孕水平,而在妊娠30~34周明显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妊娠10~14周,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母体血浆Fn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妊娠20~24、30~34周,子痫前期与其他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妊娠期高血压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通过ROC曲线分析,母体血浆Fn在妊娠20~24、30~34周预测子痫前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846(均P〈0.01),妊娠20~24周最佳切入值为388.65mg/L,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00.00%、78.24%、21.28%、100.00%、4.85;妊娠30~34周最佳切入值为416.95mg/L,值分别为100.00%、77.06%、20.00%、100.00%、4.25。结论:子痫前期中晚期母体血浆Fn明显升高,而妊娠期高血压保持同期正常妊娠水平;妊娠中晚期母体血浆Fn对预测子痫前期有较好的特异性,妊娠20~24周的预测价值优于妊娠30~34周。  相似文献   
43.
王莹  杨昀  邹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132-133
<正>1病例资料患者37岁,孕9产1,因"孕34+5周,持续性腹痛6h"收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LMP:2008年12月17日,停经早期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个月余自觉胎动,未行规律产检。于2009年8月18日凌晨0时  相似文献   
44.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除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外,还与滋养细胞侵蚀等密切相关,该文就近年来有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应用颈总动脉瞬时波强(WI)参数负向波面积(NA)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T)患者脑循环阻力的临床意义。方法 HT患者83例,其中49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50 pmol/L(HT1组),34例FT3>50 pmol/L(HT2组);对照组为78名健康志愿者。应用WI技术检测受检者右侧颈总动脉,获得收缩早期正向波(W1)、收缩中期负向波面积(NA)、最大血流速度(Umax)等参数,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对各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①HT1组、HT2组W1、U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T2组NA明显高于HT1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各组NA值均随W1、Umax、脉压差(PP)的增高而升高(P<0.05),HT1组NA与FT3呈线性相关(P<0.05);HT2组NA与心率、收缩压(SP)呈线性相关(P<0.05)。③83例HT患者中,18例(21.69%)WI波形于收缩中期出现明显紊乱。结论 WI参数NA可反映HT患者脑循环阻力状态。  相似文献   
46.
赵茵  夏曙  钟少平  程红  邹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21-3623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滋养细胞侵蚀能力中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滋养细胞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刺激EVT后Akt、磷酸化Akt及MMP9表达的变化。应用细胞侵蚀小室检测滋养细胞的侵蚀能力。使用PI3K选择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细胞,检测以上各项结果的变化。结果:①随EGF浓度增高,滋养细胞的Akt表达无明显变化,磷酸化Akt表达升高,MMP9表达升高;②EGF能够显著促进滋养细胞的侵蚀运动能力;③PI3K抑制剂LY294002明显逆转EGF对EVT侵蚀力的促进效应。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可以活化滋养细胞的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促进细胞侵蚀,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上述作用被抑制。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研究PLAGL2对SP—c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靶点。方法 定点诱变技术分别突变掉SP—C基因启动子上PLAGL2的结合位点以及PLAGL2的第6、7位锌指结构域序列并获得相应的突变体;凝胶电泳迁移实验研究PLAGL2及其突变体分别与SP—C基因启动子及其突变体之间的相互结合作用。结果 PLAGL2能与同位素标记的SP—C基因启动子片段相结合形成蛋白-DNA复合物,而两者的突变体却不能与相应的蛋白或DNA片段发生相互作用。结论 PLAGL2通过其第6、7位锌指结构与SP—C基因启动子上PLAGL2的核心和簇结合位点序列相互结合从而实现对SP—C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的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的超声诊断与患者的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分析其超声表现的特点。结果58例患者中经术前超声诊断显示,有36例(62.07%)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3例单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8例单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15例颈侧区合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1.03%,显著低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56.89%。病理诊断结果显示,58例患者中有33例(56.89%)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21例单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例单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10例颈侧区合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3.44%,显著高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20.68%。超声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特异性为80.0%(12/15),敏感性为100.0%(33/33)。超声检查对中央区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为58.06%(18/31),显著低于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100.0%(12/12)。超声诊断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36.36%(12/33),显著低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58.06%(18/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侧区和中央区中淋巴门回声消失和低回声占较高的比例,且颈侧区和中央区颈侧区转移性淋巴结中L/T<2所占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多转移至颈部中央区淋巴结,采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中央区淋巴结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