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对24例临床有室性心动过速(VT)的患者,采用次极量蹬车运动试验结合心脏程序电刺激(PES),初步探讨了运动试验诱发VF的电生理机制。24例中有6例(25%)运动试验诱发VF,其中3例也可为PES诱发VT,另3例未能复制。结果提示,运动试验诱发VT的机制,可能是延迟后去极化触发活动和肾上腺素敏感性增高自律性异常。其中5例重复运动试验,筛选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普蒙洛尔、阿替洛尔)、维拉帕米(异搏定)及哌克昔林(沛心达)的有效率分别为4/5、3/4和2/4。  相似文献   
42.
稳定性劳力心绞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劳力心绞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绞痛,患者常有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超过管腔70%以上,且多支病变多见。临床表现最主要的特点是胸痛的发作和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有固定的关系,亦即在多数患者其心绞痛阈值是相对不变的,如稳定  相似文献   
43.
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病人肌钙蛋白T(TNT)的变化,评价TNT对溶栓冠脉再通的预测作用,我们分析了33例AMI病人TNT结果及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9例,平均年龄60.4±10.2岁。研究分两组:溶栓成功组(A组)24例和未成功组(B组)9例。结果显示:A组TNT峰值高于B组,且峰时提前;A组TNT释放呈早期单峰或双峰曲线,B组呈晚期单峰或双峰曲线,且A组次/首峰比值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0.528±0.281和1.032±0.599,P<0.05)。以早期单峰或次/首峰比值<0.53的双峰曲线预测成功的溶栓治疗,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准确性和阴性准确性分别为75%、100%、100%和60%。该结果提示TNT释放曲线特点可用于判断溶栓是否成功,指导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44.
暂时丧失功能的心肌(stunned myocardium,SM),即是以再灌注(reperfusion)挽救的先前缺血的存活心肌。它可表现出持续时间较长的收缩功能丧失。再灌注的狗冠状动脉闭塞模型,可充分显示出SM现象。近年来,已开始对SM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5.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评价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5例正常人及43例高血压病患者按临床分期进行了24小时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病Ⅲ期组24小时、日间及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的血压变异系数(CV)均显著大于Ⅱ期组和I期组(P<0.05),Ⅱ期组的24小时、日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夜间的舒张压的血压变异系数亦显著大于1期组(P<0.05);血压变异度(SD)Ⅲ期组24小时、日间及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Ⅱ期组24小时收缩压、日间收缩压明显高于I期组(P<0.05)。高血压病Ⅲ期、Ⅱ期组的血压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血压变异度Ⅲ期组以及Ⅱ期组的24小时收缩压、日间收缩压和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I期组的血压变异系数及血压变异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随着靶器官损害加重,血压变异性亦增大,血压变异系数不受降压药物治疗的影响,应用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变异系数对评价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6.
老年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原则与一般心衰相同,但在某些方面有其特点,如老年心衰常常不是单一病因;常合并其他慢性病;肾功能随增龄而减退;肝功能下降;体液、体钾总量较年轻人低;体脂增加但去脂后体重较轻,肌肉组织减少,故地高辛的表面分布容量  相似文献   
47.
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治问题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分析1982~1986年352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其中59%是由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而来。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认识不足、误漏诊或处理不当而发展为AMI者占38.6%。在分析同时期收治的2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发现在住院二个月内发展为AMI者占3.2%。结果表明,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治疗与不住院仅按一般心绞痛处理的患者,AMI发生率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48.
床旁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是AMI诊断、治疗、预后上的重大进展;尤其对于危重患者,可根据其血液动力学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住院病死率。AMI时的血液动力学改变虽然极为复杂,但泵功  相似文献   
49.
本文报告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方法观察人工虫草治疗高脂血症273例的疗效,结果总胆固醇平均下降17.5%(P<0.001),总有效率61.2%(P<0.005)。甘油三酯平均下降9.93%(P<0.05),总有效率56.7%(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27.19%(P<0.05),总有效率76.2%(P>0.05)。未发现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50.
应用无创性诊断方法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无创性诊断方法的一些问题邵耕无创性检查方法在心血管病领域内应用日益广泛,其所起作用十分重要。但是正像本期重点栏目"心血管辅助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这一名词所说明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地位是辅助性的,即这些诊断方法必须在病史、体检、常规化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