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0篇
医药卫生   3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构建了一套泌尿外科腹腔镜医生的培训体系,含教学模块、测试模块和训练模块三部分.教学模块含以手术视频和课件形式形成的回顾性教学模块和以手术直播形式形成的现场教学模块;测试模块由镜下解剖知识、基本操作能力、手术逻辑能力和术中判断能力测试组成;训练模块由四阶段课程组成.经过5年的实际应用,该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时代国人前列腺癌获诊时总PSA和游离PSA(fPSA)比值(%fPSA).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908例患者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所有患者均检测PSA、fPSA水平及前列腺体积,%fPSA定义为fPSA/总PS...  相似文献   
53.
肾癌胃转移临床上相对少见,预后较差。2010年3月我院收治了1例肾癌胃转移患者,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肾癌胃转移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随访,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miRNA-29c(miR-29c)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qRT-PCR观察雄激素依赖性(LNCaP)与雄激素非依赖性(LNCaP-AI)前列腺癌细胞中miR-29c的表达差异;采用miR-29c抑制物(anti-miR-29c)下调LNCaP细胞中miR-29c的表达量,绘制LNCaP细胞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miR-29c抑制前后LNCaP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 qRT-PCR显示LNCaP-AI细胞中miR-29c水平明显低于LNCaP细胞(P<0.05);下调LNCaP细胞中miR-29c的表达量,可明显促进LNCaP细胞体外增殖及侵袭能力(P<0.05)。结论 miR-29c的正常表达有利于抑制LNCaP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有望成为前列腺癌生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5.
目的尝试应用超声内镜指导后腹腔镜下内生性肾脏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探讨其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例28岁女性右肾占位患者(肿瘤大小1.4 cm×1.0 cm,临床分期为T1aN0M0)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因肾脏表面光滑,无明显突起,无法准确定位肿瘤,以超声支气管镜探头定位肿瘤,观察肿瘤血供及其与周围肾脏组织的关系;按超声内镜定位标志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观察切除肿瘤的完整性及切缘情况。结果超声内镜下肿瘤范围、血供清晰可辨,阻断肾动脉后未见肿瘤周围有明显血流声像,沿肿瘤边缘约0.5~1.0 cm完整切除肿瘤,术中未中转开放手术。超声内镜操作时间为5 min。术后病理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切缘阴性。结论在1例后腹腔镜下内生性肾脏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应用超声内镜成功进行了肿瘤定位、肿瘤血供评判,为彻底切除肿瘤提供了依据,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尝试应用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下放置腹透管,总结初步应用体会。方法 2009年5至8月对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且需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行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下放置腹透管。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时间分别为15、25min,出血约20ml,未额外增加工作通道,术后1d出院。结论经脐单孔多通道腹腔镜下放置腹透管安全、有效,术后无明显手术瘢痕,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7.
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已成为微创外科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大量技术层面的难题尚未得到完满解决,学习曲线陡峭,影响着临床推广。合理的培训体系是加快新技术开展的必要手段,本文就泌尿外科单孔腹腔镜和NOTES技术的培训现状进行总结和展望,并介绍了一些有价值的训练模型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究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患者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膀胱灌注治疗的疗效,预后因素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4月长海医院收治的149名接受BCG灌注的中、高危NMIBC患者的临床数据。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5个月(4~85个月),其中男性130例(87.2%),女性19例(12.8%)。平均年龄(66.6±10.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进行规律BCG膀胱灌注。采用累计复发率、累计进展率、1年无复发生存率、平均无复发及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评估BCG灌注治疗的疗效,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探究危险因素,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5.0版(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esion5.0, CTCAE Vesion5.0)评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年无复发生存率80.8%(105/130)、累计复发率22.1%(33/149),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49.64(45.18-54.11)个月;累计进展率9.40%(14/149)、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48.95(44.23-53.6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膀胱癌复发病史(P=0.003)和临床分期(P=0.058)与灌注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复发病史(P=0.003,HR=3.50)是BCG灌注后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86.8%(112/12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级不良反应38例(29.5%),2级不良反应71例(55.0%),3级不良反应3例(2.3%),无4及5级不良反应。17例无任何不良反应,8.05%(12/149)的患者因不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 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术后BCG膀胱灌注治疗效果显著,膀胱癌复发病史是中、高危NMIBC患者BCG灌注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BCG膀胱灌注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但大部分不良反应等级较低,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59.
60.
输尿管壁段结石的腔内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 9月~ 1 999年 4月 ,我院应用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壁段结石 2 7例 ,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男 1 7例 ,女 1 0例 ,年龄 2 1~ 57岁 ,平均 37岁。左侧 1 6例 ,右侧 1 1例。结石横径 2~ 6mm,长径 3~ 1 2 mm。腹部平片显示结石均位于坐骨尖水平以下。1 .2   治疗方法经尿道输尿管口切开取石 1 9例。方法是取截石位 ,在腰麻下置入 Storz F2 4 电切镜 ,直视下用钩形电极或针形电极插入输尿管口 ,挑起上唇后切开 ,或将覆盖在结石表面的粘膜切开 ,其中切开 3~ 6mm8例 ,6~ 1 0 mm1 1例。显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