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新型门型钢板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1月在我院行ACDF治疗的46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根型颈椎病29例,脊髓型颈椎病17例。25例术中采用新型门型钢板固定(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年龄42~67岁(58.46±6.04岁);手术节段C4/5 7例,C5/6 12例,C6/7 6例。21例术中使用Katia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固定(对照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5~71岁(58.31±5.79岁),手术节段C4/55例,C5/6 10例,C6/7 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节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等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定;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X线片上测量颈椎Cobb角,并在术后6个月的X线片...  相似文献   
22.
23.
了解蚌埠市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与伤害发生之间的关联,为制定干预学生伤害、手机成瘾发生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蚌埠市城区和农村中学中抽取学生5 116名.运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和伤害评定量表评价调查对象手机使用依赖和伤害发生情况.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报告率为25.69%(1 112/4 328),不同性别、学段、户口所在地、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58,161.07,11.42,22.14,21.38,24.24,P值均<0.01).非自我伤害和自我伤害发生率分别为27.48%,43.32%,不同性别、学段、户口所在地、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性别为男性、户口所在地为农村、非独生子女是非自我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58,1.136,1.108,P值均<0.05),手机使用依赖、性别为男性、学段为高中、居住地为农村、非独生子女是自我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75,1.069,1.121,1.086,1.141,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和非自我伤害、自我伤害检出率均较高,手机使用依赖会增加中学生自我伤害的发生风险.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采取措施,减少青少年手机依赖和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与疼痛灾难化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疼痛灾难化量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对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慢性疼痛274例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59.61±17.05分,疼痛灾难化总分22.00±11.40分,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总分66.01±20.1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在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每周疼痛次数、疼痛程度、有无其他慢性病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与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r=0.466,P<0.01);疼痛灾难化总分与自我效能感总分呈负相关(r=-0.44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心理弹性总分和疼痛灾难化总分是慢性疼痛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形成个体化干预方案,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疼痛灾难化心理,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弹性,降低其疼痛灾难化,进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为患者树立自我...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个体化干预方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对再次就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2月—2023年7月的137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中医个体化干预方案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再次就诊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各项分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次就诊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个体化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较好的降低神经外科患者的再次就诊率,改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26.
王苗苗  辛大庆 《中国医药》2011,6(6):754-754
患者男,34岁,因"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入院.体格检查:心率90次/min,心律不齐.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体积增大,其余各房室、主动脉及肺动脉内径正常.心室壁及室间隔厚度正常,运动幅度尚正常.三尖瓣及二尖瓣可见反流,其余瓣膜形态及运动尚正常.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二尖瓣血流频谱呈"单峰",峰值约115 cm/s.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安阳市中医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口服贝纳普利,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2组的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清IGF-1、血清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FBG、PBG、UAER及GSP均显著性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血清IGF-1、hs-CRP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血清IGF-1、hs-CRP含量,抑制炎性反应,促进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2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宝散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Apollo-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一水(55:45),流速为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00nm,柱温为室温。结果欧前胡素进样量在0.0300-0.2000u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68%,RSD=0.35%。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红宝散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某初中183名农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及其他因子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408,-0.386,-0.286,-0.372;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合理解释等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255,0.169;P0.05),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与否认因子等指向情绪的应对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325,-0.186,-0.210,-0.323;P0.05);3人际关系因子、忍耐因子、问题解决因子、受惩罚因子、其他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显著(R~2=0.167,0.047,0.054,0.040,0.064,0.025,0.014)。结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指向问题的积极地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寻找并鉴定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用药前后差异表达的血浆特异蛋白,探讨阿司匹林与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 binding protein,DBP)相互作用进而预防血栓形成的详细机制,筛选与DBP清除血栓作用相关的候选蛋白,形成网络级联。 【方法】 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获取初发脑血栓患者血浆样本18例[男性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11±7.95)岁]。将1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性别、年龄相匹配),分别混合3组用药前后血浆样本,构建6组样品池。针对样品池进行蛋白质提取及定量后,行固相PH双向凝胶电泳(2-DE)。运用ImageMaster 2D Elite 6.0软件比对用药前后2-DE图谱,基于蛋白质点灰度与体积变化,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点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和串联质谱法(MS/MS)分析以鉴定蛋白质,并对差异蛋白应用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软件构建生物信号网络图谱。运用蛋白质印迹法验证用药前后血浆中DBP和肌动蛋白(actin)的表达差异。应用免疫共沉淀法验证DBP与actin相互作用。 【结果】 针对考马斯亮蓝染色得到的2-DE图谱,ImageMaster 2D Elite 6.0软件共筛选出1 256个蛋白点,其中228个具有表达量的差异。筛选差异超过1.5倍的30个蛋白质点行质谱分析得到28项检测结果(比对概率分数大于55分的结果有意义),包括DBP及与DBP作用相关联的11种差异蛋白:actin、结合珠蛋白、Fibrinogen gamma chain等。蛋白质印迹结果发现,DBP用药后(114.04±16.69)较用药前(66.33 ±5.61)表达显著上调,actin 则由(185.39±3.09)下调至(99.34±10.65)(两者P均 <0.01),与2-DE结果相一致。免疫共沉淀结果证实DBP与actin可直接作用,形成复合物。 【结论】 脑血栓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本实验采用临床样本,针对阿司匹林与DBP在预防血栓形成作用机制中的争论点,首次在中枢系统发现阿司匹林与DBP存在相互作用,使DBP表达上调,从而结合血浆actin防止其进一步聚合,发挥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DBP可作为预防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靶点应用于临床实验与治疗。此外,本实验筛选出DBP作用相关蛋白质,通过IPA显示Fibrinogen gamma chain与AT-III作用直接相关,可为阿司匹林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提供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