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背景:目前骨组织工程常用的支架材料主要有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天然衍生材料等,上述材料各有优缺点,为了充分发挥各类材料的优势,弥补其不足,目前多采用联合材料制备复合支架。 目的:制备新型仿生支架材料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并观察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黏附及分化的影响。 方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材料表面微观形貌;采用真空吸附法将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与支架材料复合,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在体外的释放规律;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的仿生支架材料上,以未复合多肽的支架材料作为对照,检测支架材料表面细胞增殖、黏附率、生长形态及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与结论: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材料呈多孔状,孔径10~100 µm;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可以从支架材料中缓慢释出;在复合多肽的仿生支架材料表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及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能力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 < 0.05),而增殖能力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新型仿生支架材料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62.
背景:国内外对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倾向于其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但是骨形态发生蛋白7除具有很强的骨诱导活性之外,还影响动物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如何在充分发挥其骨诱导活性的同时,避免其他生物学作用,是骨组织工程领域面临的一个难题.目的:观察人工合成的新型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及矿化等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将传至第3代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培养基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对照组不加多肽.分别在培养的2,4,6,8,10 d对各组细胞进行MTT检测,评价其增殖情况;培养7,14 d后,通过检测细胞内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价其成骨分化情况,并进行钙黄绿素染色观察其矿化情况.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生长良好,其纯度达到91.5%.细胞增殖实验显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均增殖良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诱导培养7 d和14 d后,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细胞矿化明显强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骨形态发生蛋白7多肽对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促进其向成骨方向分化及矿化.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治疗髌骨软骨缺损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并分析新生软骨退变的原因。方法 (1)设计动物实验,将家兔附骨骨-骨膜块植入股骨髁间人为形成的缺损处。(2)取人体髌前及胫骨上段骨-骨膜块标本进行组织学对比。(3)选择适合病人7例,用环锯将髌骨软骨病变区全层髌骨与骨膜完整切取,翻转后原位再植。结果 (1)动物实验示骨膜演化为软骨的过程分为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软骨细胞形成有新生软骨改造塑形、透明软骨组织成熟三个阶段。(2)人体髌前骨膜生发层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布较密集。(3)要后临床随访5-53个月,平均26.7个,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术操作是否得当对新生软骨的形成影响很大。导致新生软骨退变的主要因素有:(1)未能注射修复的“完整性原则”;(2)骨膜生发层朝向关节腔。  相似文献   
64.
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多见,往往伴有肌腱和骨组织的外露,修复方法较多,各有其相应的指征及优缺点。2003年9月始.我们用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11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5.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众多领域,其通过对骨组织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引起的骨质疏松受到医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就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徐达传等[1]首先报道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股前外侧目前已成为整形、显微外科最常选用皮瓣供区之一.但临床应用中供区损伤产生的不适和并发症时有发生[2].穿支皮瓣是在传统皮瓣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演变而来的仅有皮肤和脂肪的皮瓣,最大优点是保留了供区的筋膜和肌肉完整,减少了供区的创伤[3].自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们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组织缺损2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报道应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及修复要求等有选择的应用前臂及手部8种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9例.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术后随访4个月~1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4~10 mm.结论 前臂及手部岛状皮瓣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应根据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68.
2002年7月至2008年4月,我科采用带血管蒂皮瓣及游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4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9.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并回顾性分析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方法:2000年5月~2008年1月,收治28例髋臼骨折患者。通过对术前X光片、CT片和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并根据Letournel分类法,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以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采用Matta的复位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8例获得7个月~8年的随访,平均3.5年。临床标准:本组优11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结论:术前明确骨折分类、手术时机适当、合适入路、可靠内固定及满意复位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