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3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182篇
医药卫生   590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962.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骶管给药超前镇痛对痔瘘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骶麻下痔瘘患者随机分为酒石酸布托啡诺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每组均用0.5%罗哌卡因20 mL行骶管阻滞麻醉。A组:骶管注罗哌卡因结束后给予酒石酸布托啡诺,B组骶管阻滞后不给任何药物,手术结束后接静脉自控镇痛泵,术后评价患者6 h(t1)、12 h(t2)、24 h(t3)、36 h(t4)、48 h(t5)VAS评分。同时记录48 h内PCI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以及镇痛期间患者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各观察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5)。A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低于B组患者的60%(P0.05),A组患者术后48 h内PICA按压总次数(9.4±1.8)次,明显少于B组的(21.8±7.2)次(P0.05)。A组有效按压次数(6.4±0.6)次,明显少于B组的(17.6±5.7)次(P0.05)。结论超前镇痛布托啡诺可明显增强痔瘘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自控镇痛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963.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外伤性白内障的患者一共74例,根据患者受伤以后的手术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受伤以后的手术时间≤3个月;对照组受伤以后的手术时间3个月。对两组患者全部采取囊外摘出、双管注吸手术以及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手术效果给予分析研究。临床手术以后,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临床手术以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对伤口一定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对炎性反应给予有效控制,同时立即采取白内障摘除手术,可以使临床病程进一步缩短,对患者视力恢复以及伤口愈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64.
第二类精神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为满足《处方管理办法》不超过7日用量的规定,不得不"拆零"处理,给患者和医院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流失的风险.本课题以辖区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为样本,研究第二类精神药品包装规格与临床使用需求的差异性,为如何使第二类精神药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需求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65.
目的探讨CBL和PBL结合研讨会教学法在妇产科实习教学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学生5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采用CBL和PBL结合研讨会教学法。结果研究组学习方法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团队协作能力、妇产科知识认知能力、分析理解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妇产科实习教学期间应用CBL和PBL结合研讨会教学法效果理想,可有效促进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966.
967.
目的分析2011年~2017年四川省公立医院次均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全省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年增长率、增长速度等指标对2011年~2017年四川省公立医院人均费用变化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使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指标变动对次均费用的影响情况.结果全省人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逐年增长,其增长率均高于全国水平,但增速不断放缓.年门诊总诊疗人次和年出院人数对次均医疗费用的影响最明显,影响最小的是人口因素.结论继续强化医疗费用控制意识,不断提升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多指标协调共同促进次均医疗费用控制.  相似文献   
968.
目的:调查居民对分级诊疗的接受度与期望,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在南京市浦口区11个社区中各抽取100位未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知晓家庭医生制度、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患有慢性病的居民更能接受社区首诊。居民最希望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分别是定期体检、常见病诊治、慢性病治疗和指导、随时获得服务和健康指导,以及紧急情况的抢救。结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普及度,充分利用医保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重点人群逐步扩大到普通人群,强化对常见病诊治以及其他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职责与功能,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探讨miR-1271-5p 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RCC细胞株A-498 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RCC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RCC细胞系ACHN、A498、HK-2、786-O、CaKi-1 和人胚肾细胞株HEK293 中miR-1271-5p 的表达水平。用miR-1271-5p(实验组)和miR-NC(对照组)分别转染A-498 细胞。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鸟嘌呤交换因子DOCK1 为miR-1271-5p 可能的靶基因,构建DOCK1 基因的3’UTR 野生型及突变体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qPCR检测两组细胞中DOCK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两组细胞中DOCK1、p-ERK、p-AKT、Bcl-2 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MTS法、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489 细胞增殖、集落形成数目和凋亡情况。结果:RCC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271-5p 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人胚肾HEK293 细胞(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结果显示DOCK1 是miR-1271-5p 的靶基因(P<0.01)。与miR-NC组细胞相比,miR-1271-5p 组A-498 细胞中DOCK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DOCK1、p-ERK、p-AKT、Bcl-2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Bax 蛋白明显上调(P<0.05);A-498 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P<0.01);集落形成数显著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RCC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271-5p 表达下调,通过干扰DOCK1 基因表达能明显抑制A-489 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miR-1271-5p 可能成为未来RCC治疗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970.
目的 研究TEC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耐药之间的关系,为肝癌临床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旁、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系中TEC mRNA、TEC蛋白表达水平;狭线杂交法检测肝癌组织中TEC mRNA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构建TEC真核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肝癌细胞;RNA干扰技术敲低肝癌细胞中TEC。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TEC磷酸化活化水平。结果 18例肝癌组织中,TEC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48例肝癌组织中,TEC高表达组对化疗药物的耐受能力明显高于TEC低表达组;上调TEC表达水平后,HepG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增加;用化疗药物处理肝癌细胞株HepG2,其TEC表达水平增加,并伴随有ERK磷酸化水平升高。 结论 TEC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促进了肝癌的耐药,且可能与ERK磷酸化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