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1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孙越凡  程亮  李满春 《测绘科学》2019,44(5):1-7,20
针对复杂地理条件下,遥感影像中地物纹理复杂、光谱多样,耕地难以提取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弯曲算法的耕地提取方法。采取动态时间弯曲法计算NDVI时间序列的相似性,将耕地与林地、草地等其他有相似物候特征的地物区分开来,并解决不同作物的时间序列曲线的弯曲和平移问题。实验表明,此方法提高了耕地提取的精度,长株潭城市群2013年耕地信息提取的正确率达82.08%,完整率达81.63%。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定量计算耕地空间分异信息,以经济社会数据作为潜在驱动因子,使用冗余分析方法对驱动因子进行约束性排序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农业因素是影响长株潭地区耕地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监测并理解建成区扩张有助于管理城市发展。针对城市建成区提取与其空间扩张驱动力分析存在的困难,提出集遥感信息提取与驱动力分析于一体的技术框架,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建成区,采用扩张指标分析城市扩张过程,使用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城市扩张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最近25年里建成区的扩张存在时空差异,研究期内城市扩张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和邻域因素驱动,其主导驱动力随时间的推移而演变。  相似文献   
73.
基于JASON-1资料的南海海域海面风、浪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海域地形复杂,风浪多变,由极端的水文气象条件引起的大风、巨浪等海况灾害频发,对航道运输、石油开发、海岸工程、军事活动等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基于2002年1月15日至2012年2月15日共372周期的JA-SON-1 GDR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南海海域海面风速和有效波高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运用核密度估计法提取大风和巨浪灾害的高发区域,为航道运输安全和海洋工程建设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海海域年均海面风速和有效波高皆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呈舌状高值区,并逐渐向外减小;季均海面风速和有效波高均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变化规律;大风高发区多集中于南海东北部海域、台湾海峡和吕宋海峡附近;巨浪高发区则位于东沙群岛以南、中沙群岛以北、西沙群岛以东、菲律宾以西这一海域.  相似文献   
74.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构建GIS一体化数据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GIS是集图形、图像、属性等多种数据源于一身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因此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就是如何构建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GIS空间数据库管理机制的不足,然后介绍了目前数据库领域中一种新型的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分析了采用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建立GIS空间数据库的现实意义和优势,对开发基于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ODM)的GIS一体化数据库技术路线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有关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展望了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在GIS中应用的两个拓展领域。  相似文献   
75.
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中存在受主观性影响较大的缺点,研究基于可拓学理论,构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并以位于河北省廊坊市西南部的大留镇为实验区,实现了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物元模型是进行土地利用用途适宜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所设计的物元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证研究结果能够反映实验区实际情况;土地适宜性动态评价物元模型是以后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物元模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LUPMIS)的业务需求出发,研究了图文工作流的组织模型、过程模型、功能模型与信息模型,分别提出了"地图操作角色"、"图文活动"、"图文功能"以及"图文信息"。针对传统工作流中数据表单和流程处理过程相对固定的缺陷,给出了实现数据表单和业务流程动态定制的关键技术。最后在.NET、ArcObject和Oracle 9.2i平台下,实现了基于图文工作流定制的昆明市LUPMIS。实践表明,基于图文工作流定制的LUPMIS在很好地集成工作流与GIS的同时,减少了业务环节改变带来的开发人员的开发量和系统管理员维护量。  相似文献   
77.
尺寸是地图符号的最基本视觉变量之一,人们通过对符号尺寸的视觉判断和比较形成对定量地理信息的认知。作者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等级符号法制图的尺寸设计方法,其特点是使等级系列圆的面积变化遵循斐波纳奇数列规则。论文分析认为,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人们视觉认知中的低估量;另一方面,与经典的Meihoefer系列圆、Dent系列圆相比,其数学上的规律性既便于制图者灵活掌握,在数字制图软件中也易于实现,因而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8.
基于ArcView GIS平台,利用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软件工具MIKE BASIN,以西藏达孜县为试验区,采用50×50m格网DEM数据,开展拉萨河流域内的地表水的产汇计算,并进行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本文建立了流域供需水的空间分析网络,对各汇流区进行流域模拟分析,研究结果以直观的专题图表显示,为本区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可视化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79.
李谦  李满春  花强 《测绘科学》2006,31(6):121-122,79
在传统多维G IS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与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新型分布式虚拟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虚拟地理信息系统在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和G IS应用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如网络资源搜索效率低下等新问题,本文从智能计算和分布式处理的角度将Agent技术应用分布式虚拟地理信息系统中,提出了区别于传统网络虚拟地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Agent技术在分布式虚拟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协同计算和网络搜索方面的应用优势,最后采用IBM公司开发的Aglets系统对Agent技术在分布式虚拟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效率检验,证实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利用1:5万DEM数据,针对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形,提出基于高效空间搜索算法的日照时数计算方法。这种空间搜索算法是根据太阳位置将DEM分割成一系列平行条带,使得在某时刻可能互相遮挡的栅格都集中在一个条带内,从而缩小判断遮挡关系的遮挡范围,提高算法的效率和质量,并结合桐庐县气象站气象记录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地面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该方法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中低纬度地区复杂地形的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