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32篇
  免费   5502篇
  国内免费   3020篇
工业技术   70654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965篇
  2022年   1644篇
  2021年   2547篇
  2020年   1906篇
  2019年   1588篇
  2018年   1789篇
  2017年   1918篇
  2016年   1702篇
  2015年   2388篇
  2014年   3049篇
  2013年   3646篇
  2012年   4035篇
  2011年   4341篇
  2010年   3883篇
  2009年   3655篇
  2008年   3560篇
  2007年   3461篇
  2006年   3335篇
  2005年   2905篇
  2004年   2063篇
  2003年   1977篇
  2002年   2086篇
  2001年   1795篇
  2000年   1579篇
  1999年   1490篇
  1998年   1304篇
  1997年   1041篇
  1996年   981篇
  1995年   806篇
  1994年   626篇
  1993年   574篇
  1992年   392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268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63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12篇
  1973年   8篇
  197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choosing the most suitable probabilistic model selection criterion for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visual context of a dynamic scene using mixture models. A rectified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BICr) and a Completed Likelihood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 (CL-AIC) are formulated to estimate the optimal model order (complexity) for a given visual scene. Both criteria are designed to overcome poor model selection by existing popular criteria when the data sample size varies from small to large and the true mixture distribution kernel functions differ from the assumed ones.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learning visual context for dynamic scene modelling are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BICr and CL-AIC, compared to that of existing popular model selection criteria including BIC, AIC and Integrated Completed Likelihood (ICL).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for learning visual context using a mixture model, BICr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criterion given sparse data, while CL-AIC should be chosen given moderate or large data sample sizes.  相似文献   
72.
We exte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classical Jacobi polynomials withindexes α, β>−1 to allow α and/or β to be negative integers. We show that the generalized Jacobi polynomials, with indexes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boundary conditions in a given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are the natural basis functions for the spectral approximation of this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Moreover, the use of generalized Jacobi polynomials leads to much simplified analysis, more precise error estimates and well conditioned algorithms.Mathematics subject classification 1991. 65N35, 65N22, 65F05, 35J05  相似文献   
73.
泥页岩井壁稳定研究及在临盘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岩石力学和物理化学两个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井壁失稳的机理,指出泥页岩井壁失稳是由力学与化学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钻井液与泥页岩存在化学势差,并改变了井壁附近的孔隙压力,降低岩石强度。借助于井壁处有效应力的变化,将泥页岩与钻井液相互作用时页岩水化所产生的力学效应与纯力学效应结合起来,计算出任意井斜方位井眼围岩应力状态,利用测井资料求出有关岩石力学参数和Mohr Couloumb准则,计算得出防塌的临界钻井液密度。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短波跳频通信技术——差分跳频,分析了差分跳频技术区别于常规跳频技术的主要特点。针对按序列检测的信号接收方法,对差分跳频通信系统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做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证实了差分跳频通信技术和按序列检测方法的结合,使通信系统在AWGN信道下的性能得到了比较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75.
SO4^2-/ZrO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ETBE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沉淀一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运用IR、XRD等方法表征所制备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特征,酸性与焙烧温度有关,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样品酸强度的提高,但焙烧温度过高会导致脱硫;浸渍液H2SO4浓度高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硫含量,但是浓度过高,会在催化剂上形成硫酸盐,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酸性。采用制备的催化剂气相催化乙醇与叔丁醇合成乙基叔丁基醚反应,乙基叔丁基醚的选择性为54.71%。  相似文献   
76.
稀土在激光熔覆镍基自熔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玉林  沈德久  廖波 《应用激光》2003,23(3):139-140
采用CO2激光器在低碳钢表面进行激光熔覆处理,研究了稀土氧化物在激光熔覆Ni45自熔合金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稀土的熔覆合金层组织得到细化,其在还原酸中的耐蚀性和抗高温氧化能力较不加稀土镍基合金熔覆层都有较大提高,更远高于低碳钢.可见,稀土变质的激光熔覆处理对提高低碳钢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Na+、K+离子交换对Co-Mo/MCM-41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偏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作硅源制备了MCM-41(分别记作MCM-41(S)和MCM-41(T))分子筛,并用Na2C2O4和K2C2O4对MCM-41(S)进行了碱金属离子交换改性。以质量分数0.8 %的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不同MCM-41担载的Co-Mo硫化物催化剂对DBT的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结果表明,MCM-41担载的Co-Mo催化剂加氢活性较低,DBT主要通过直接脱硫反应路径脱硫。其活性顺序为:Co-Mo/MCM-41(T)>Co-Mo/MCM-41(S)>Co-Mo/MCM-41(K)>Co-Mo/MCM-41(Na)。UV-Vis结果表明,部分Co与MCM-41(S)中少量Al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CoAl2O4,是造成Co-Mo/MCM-41(S)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而在Co-Mo/MCM-41(K)和Co-Mo/MCM-41(Na)中,除CoAl2O4物种之外,碱金属的引入还促进了Co3O4物种的形成,使其活性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78.
介绍了加热炉炉管在线烧焦技术在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新建1.6 Mt/a延迟焦化装置一炉三室加热炉上的应用情况:在线烧焦的工艺流程、操作过程、操作要点以及效果等.该项专有技术的成功实施,提高了加热炉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因炉管结焦需整体停车处理所造成的损失,消除了制约加热炉长周期运行的瓶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9.
加氢裂化尾油经酮苯脱蜡和白土精制工艺可生产高质量润滑油基础油.该基础油具有很好的低温流动性能,且对添加剂感受性好,硫、氮含量低,饱和烃含量高,可以调合中、高档润滑油,制备白油.加氢裂化尾油的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0.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仪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美国Baker-Atlas公司研制生产的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HDIL),简述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指标及主要应用范围,并介绍了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HDIL)资料在河南南阳油田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