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提高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不同孔径和长径比的喷丝板制备Lyocell纤维,研究喷丝板规格和纺丝速度与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喷丝板的孔径增大,Lyocell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增大,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相应提高,但喷丝板的孔径过大会导致Lyocell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减小,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相应下降;随着喷丝板的长径比和纺丝速度的提高,Lyocell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提高增大,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蚕腺体为生物反应器,通过喂食法将稀土紫外长波长荧光粉(BAM)引入蚕丝。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广角X射线衍射及材料试验机等对纤维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M进入了蚕丝,纤维在紫外光激发下发蓝色荧光;BAM的导入影响了蚕丝的表面形貌,限制了丝素蛋白的结晶,降低了蚕丝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熔融纺丝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紫外/红外双波长荧光防伪纤维。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荧光光谱、纤维强伸度、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制备的荧光纤维进行表征,探讨了荧光粉含量对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纤维能在254 nm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红色荧光,也能在980 nm红外光的激发下发射出绿色荧光,具有双重防伪效果。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双波长荧光防伪纤维的荧光强度不断增强,但荧光粉的团聚情况加剧。此外,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纤维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不断减小,但是当荧光粉含量≤10%时,对纤维拉伸强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系统方法对新型纤维素原丝Lyocell纤维的性能与碳纤维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Lyocell纤维的强度、纤度和断裂强力对碳纤维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而对伸长和模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蜘蛛丝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力学性能,并对纺丝过程及纺丝机理进行了介绍,为蜘蛛丝的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轻便、坚固、耐用,因此广泛应用于替代老化管道。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散射技术,深入研究两种HDPE的结晶度、片层取向、长周期和取向因子。分析了聚合物分子结构对HDPE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原位剪切实验以研究双峰和单峰HDPE样品的剪切诱导结晶。研究表明,所有样品都形成了离散的初级片层和次级片层,且双峰HDPE中的次级片层生长速度高于单峰HDPE。剪切易导致HDPE产生沿着剪切方向的取向,并提高其结晶度。剪切后,双峰HDPE具有比单峰HDPE样品更高的片层取向,且双峰HDPE具有相对较高的结晶度。具有短支链(SCB)的大部分中等高分子量(MMW)分子链易受剪切诱导形成结晶核。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无水硫酸钠为成孔剂、脱脂棉为增强纤维,以棉浆为原料制备了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海绵,探讨了纤维素含量对纤维素海绵的吸水性、保湿性、拉伸强度、染色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素含量的增加,纤维素海绵的致密度增加,吸水性和保湿性下降,但海绵的拉伸强度随之增大。当纤维素含量<6%时,纤维素海绵的染色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而当纤维素含量>6%时,海绵的染色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再生丝素蛋白结晶及生物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晶化的丝蛋白具有高韧性和强度,是一种高性能材料,对其结构和功能的不断研究,有可能设计出在性能上接近或超过天然丝蛋白的新型材料。文章探讨了再生丝素蛋白结晶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包括变温法、有机溶剂诱导法、稀土金属配位结晶法等,同时介绍了一种存在于油-水界面处的新型液晶态丝蛋白,这一发现为通过液晶纺丝开发出新型高强再生丝素蛋白纤维奠定了基础。最后论述了丝素蛋白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范苏娜  张耀鹏  邵惠丽 《功能材料》2012,43(18):2509-2512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再生丝素蛋白纤维毡,并采用乙醇水溶液对其进行拉伸后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研究了乙醇的体积分数对纤维毡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纤维毡中β-折叠结构的含量增加。纤维毡在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溶液中,先拉伸1.11倍,然后浸泡120min后,其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分别达2.64MPa和12.1%。  相似文献   
20.
以竹浆粕为原料,在不同的纺丝条件下采用Lyocell工艺制备了竹浆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法、偏光显微镜以及强伸仪对不同纺丝条件下制得的纤维超分子结构以及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纺丝条件是影响Lyocell工艺竹浆纤维结构与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喷丝头拉伸比的提高,Lyocell工艺竹浆纤维的结晶度及取向增加,从而导致其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相应增大,而线密度和断裂伸长率则相应下降。当喷丝头拉伸比固定不变时,随着纺丝速度的升高,Lyocell工艺竹浆纤维的晶区取向基本不变,非晶区取向及结晶度增加,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