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7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对汽车的主动悬挂系统和被动悬挂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以主动悬挂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1/4车辆动力学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进行了二次型最优控制器设计,并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1/4车辆悬挂系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控制方法的主动悬挂系统可以较好地改善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62.
鱼糜米粉丝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鱼糜米粉丝的制作工艺,并对影响鱼糜米粉丝的色、香、味、粘度、柔韧性等的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反复试验得出生产鱼糜米粉丝的最佳原料配方及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63.
二氧化氯是新一代性能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在应用中常见的是稳定性二氧化氯制剂和发生设备,许多文献对二氧化氯制剂的稳定性能进行了报道,但对二氧化氯水溶液的稳定性能报道很少。对二氧化氯水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对二氧化氯溶液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由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提供阳离子,甲酸、乙酸、乳酸提供阴离子,合成了一系列醇胺类离子液体,并对其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表征并确认。将常规水浴法、冰水浴法、微波法进行比较,并对水浴条件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时间为20 h,水浴温度为5℃。  相似文献   
65.
尼泊金酯类和富马酸酯类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混合菌群的抗菌试验表明,尼泊金酯类防腐剂中,尼泊金丙酯的抑菌效果最好,尤其是甲庚酯,其抑菌率几乎在98%左右,抑菌效果非常显著,性能优于尼泊金酯类。试验初步验证:食品防腐剂的抗菌性与其分子构效有关。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是食品防腐剂表现抗菌活动的有效功能性结构。基团空间位阻是抗菌活性中心发挥抗菌活性的第一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66.
微波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讨论了微波技术的在国内外食品工业各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67.
为了说明非定常空化的流动机理,该文采用数值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绕三维水翼片状和云状空化流动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在高速水洞中进行,采用高速录像技术观测了片状和云状空化阶段的空穴形态.数值计算基于均相流模型,汽液混合区域密度由质量传输方程调节.利用商业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引入准确描述空化流场非定常特性的FBM 湍流模型,进行绕三维水翼的数值模拟,获得了随时间变化的空穴形态、压力和速度分布等流场结构.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在片状空化阶段,空穴稳定地附着在水翼表面,只有空穴尾部不断的有小空泡团沿着翼弦方向脱落.在云状空化阶段,清楚得描述了空穴的产生-发展-脱落-溃灭的准周期性变化,并准确地捕捉到空泡脱落时,附着在翼型前端的U 型空穴和翼展方向不同强度的反向射流,脱落的空泡由翼型中前部旋涡状脱落.  相似文献   
68.
用线性电势扫描法研究了含有Cu^2+,Ni^2+离子+柠檬酸钠以及Cu^2+离子+柠檬酸钠,Ni^2+离子+柠檬酸的溶液中,铂电极和铜电极上的阴极行为。结果表明:(1)在-0.07V(相对S.C.E)左右有铜配离子的还原。此过程受铜配离子的扩散控制。在-0.30~-0.60V之间是铜-镍合金形成区,在-0.70~0.90V之间是镍配离子的还原区。(2)向含有Cu^2+离子,Ni^2+离子的溶液中加  相似文献   
69.
竹香粉丝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竹香粉丝的制作工艺 ,并对影响粉丝品质的色、香、味、质构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生产竹香粉丝的最佳原料配方及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0.
模拟广式腊肠工业化生产中热风干燥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水分、亚硝酸盐、氨基酸、游离脂肪、发色率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干燥的第1d,水分蒸发处于主导地位,其他反应相对不显著或者受水分蒸发影响小,而与产品风味密切相关的生化反应主要集中在第3d。初步确定,第1d的干燥过程可以作为工艺改进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