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4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热声系统的网络模型中回热器H矩阵的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H矩阵参数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验对简单圆管的无源网络进行测量,与模拟值有较好的吻合,证明实验系统是可靠的。在改变压力和频率的条件下对有源的热声制冷机回热器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模拟的结果与测量值基本上一致,流放大系数与模拟的结果偏差较大。说明热声系统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在线性假设前提下的热声网络模型的模拟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在大振幅条件下需要对网络参数进行测量和辨识,通过对网络参数的修正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2.
从热声的角度来分析振荡流体的基本特点,对由黏性造成的横向速度分布和由热波造成的横向导热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根椐ωτk的大小将流道内的导热分为3个区域:等温区、迟相区和绝热区,分别对应于等温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和绝热可逆过程3个微热力循环。同时对典型热声部件的微热力循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它们在热声系统中的不同作用指出它们对应的微热力循环的区域。在热声系统的设计中,应选择合适的运行参数ωτk,以得到其理想的熵波相位,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流道尺寸。  相似文献   
23.
建立了变频空调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采用集总参数方法和移动边界模型分别建立蒸发器5阶和冷凝器7阶动态模型;压缩机和膨胀阀由于热惯性小,采用稳态模型求解.系统动态模型以压缩机和膨胀阀模型作为边界条件,通过联立两换热器动态模型,组合成12阶矩阵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可对压缩机转速、膨胀阀开度、风量等阶跃变化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24.
运用煤层气含量直接法,并结合地质背景,对淮南煤田潘集深部13-1煤储层含气量及其与埋深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潘集深部13-1煤层气含量介于9.58m3/t~23.59m3/t之间,平均含量为15.93m3/t。总体看,较大的含气量数值差异主要由损失气体量造成。高含气量样品集中分布在古沟乡附近,平面上具有南高北低的特征;纵向上,当埋藏深度在500m以下时,含气量与埋藏深度具有明显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当埋藏深度超过900m时,含气量增加速率变慢,含气量数值趋于定值。对比发现,煤层有效埋藏深度与煤层气含量关系较埋藏深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25.
针对太阳能利用、余热利用、集中供暖等应用背景,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遴选了一种相变温度合适(相变峰值87℃)、相变潜热值较大(203.9J/g)的工业石蜡,并以此为相变材料,采用非离子型乳化剂及助乳剂复配的方法研制了3种浓度的石蜡乳状液高温潜热输送材料。测定了石蜡乳状液高温潜热输送材料的相变点、相变潜热等热物性,并研究了其蓄热特性。结果表明,该材料是一种在80~90℃之间存在相变的储、传热工质,在相变区间内的储、载热密度远大于水,是一种良好的潜热输送材料。  相似文献   
26.
以扬子石化炼油厂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为研究对象,模拟设计了1套以流化床燃烧器为核心的小型FCC待生催化剂再生试验系统,依据FCC工业运行的实际情况,研究了FCC再生过程中温度、压力、过剩空气系数等重要参数对NOx生成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炉内温度和过剩空气系数的提高使得NOx的生成量增加,且低压下NOx的...  相似文献   
27.
内循环串行流化床生物质催化热解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处理量为0.2 kg/h的新型内循环串行流化床(IIFB)上进行了生物质催化热解制油的试验研究.以木屑为原料、石英砂为热载体,研究了在没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温度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以HZSM-5催化剂与石英砂混合物为床料进行了催化热解试验,并对热解产物和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15℃时,液体产物的收率最高.HZSM-5催化剂的加入促进了气体以及焦炭的生成,使液体产物的收率降低,且催化剂体积分数越大,影响越显著.催化荆表面的积炭经燃烧反应后被除去,催化剂的稳定性得到改善.热解不可冷凝气体的主要成分为CO和CO2,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CO2产量下降,CO和CH4的产量增加.经HZSM-5催化热解后,生物油中的酸、醛和酮类物质含量明显减少,而小分子的烃类与酚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表明催化剂具有明显的脱氧效果.  相似文献   
28.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方法和离散相模型模拟(DPM)的方法,仿真分析了高速空调列车在运行时滤网对头车内粉尘分布的影响,得出了客室内粉尘分布情况及加装不同参数的滤网后车内粉尘分布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车内粉尘的分布受紊流强度的影响,粉尘在空调送风口及废排风口等紊流强度较大的区域分布较均匀,而在座位下方和车厢边角处等紊流强度小的区域产生堆积;粉尘平均浓度随时间不断增大,900s后逐渐趋于平缓,加装滤网后使浓度显著下降;采取筛分粒径在粉尘分布质量中位径附近的滤网过滤能取得相对较好的过滤效果;其结果可为列车滤网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加压喷动流化床流动和扩散规律冷态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个加压喷动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冷态实验,研究加压条件下床中的气固流动状态和气体在各部分的扩散特性。结果表明:加压喷动流化床与常压喷动流化床中气固流动状态差异较大,其喷动流化速度与P^-0.5成正比。实验还发现,气体由中心喷动区向周边环形区扩散速度与P^-0.539成正比。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常压和加压喷动流化床最小喷动流化速度的实验关联式、气体扩散速度关联式和喷动区发展段直径的实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30.
自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切换式蓄热燃烧系统的优点与不足.开发了可连续燃烧的自蓄热高温空气燃烧器。燃烧器采用陶瓷-金属蜂窝蓄热体以及蓄热燃烧专用高温切换阀技术.可以实现高温烟气余热的“极限稳定回收”以及高温贫氧空气的“连续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