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工业技术   3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桉木机械浆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预处理浆质量分数等因素对白度的影响。通过对比在不同超声工艺下浆料漂后白度和残余过氧化氢含量的变换趋势,考察超声波预处理辅助漂白的最优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585 W、频率为22. 5 Hz、预处理浆质量分数为2%、预处理时间为30 min的工艺条件下,白度可提高1. 7%ISO,残余过氧化氢含量提高了1. 4%,桉木机械浆漂白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超声预处理通过对纤维的空化作用,增强了药液可及度和浸渍渗透效果。  相似文献   
32.
采用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工艺,以桉木与杨木2种木材为原料,初步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木片常压浸渍及其漂白效果。通过监测体系中的残余氢氧化钠的量来探究外部环境体系(温度、时间和用碱量)对超声波辅助木片常压浸渍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处理浸渍,桉木为温度75℃,时间30 min,用碱量6%;杨木为温度75℃,时间30 min,用碱量5%,此较优条件下,桉木白度提高2.83%(ISO),残余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提高了4.4个百分点,碱吸收量达41.5 kg/t,较未经超声波处理后的桉木的碱吸收量提高了5.06%;杨木白度无变化,而残余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提高了2.73个百分点,碱吸收量达38.75 kg/t,较未经超声波处理的杨木碱吸收量提高了6.15%。  相似文献   
33.
欧洲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乙醇的生产、使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欧盟及一些成员国作出了努力,但与美国对木质纤维素生物乙醇RD&D(研究开发与示范)系统化管理的情况相比,欧洲这一研究工作仍显得不够系统。在欧洲大部分国家,由于对木质纤维的几种利用方式存在潜在的竞争,使得可持续的木质纤维素资源在未来不可能广泛用于生物质乙醇生产。因此在欧洲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乙醇的实际使用,一方面由生物质的机会成本决定,另一方面则由乙醇和汽油的价格决定。文章在介绍了欧洲生物质乙醇的生产现状及技术进步的同时,还说明了相关的政策措施。研究发现,特别是在长期供油安全性较低的欧洲地区,与传统的乙醇和汽油相比,相关政策更应该明确地向高价值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乙醇倾斜。  相似文献   
34.
对氢氧化钠和中性亚硫酸钠两种化学预处理方式的慈竹化机浆的制浆、漂白性能进行了研究。氢氧化钠预处理,原浆白度较深;中性亚硫酸钠预处理,原浆白度较浅。不同预处理方式引起的浆料原始白度差异,可以—直保持到过氧化氢漂白以后,后者比前者白度高出11%-12%ISO。不同预处理方式,相同过氧化氢水平漂白时,对应的最佳用碱量不同;10%H2O2漂白时,氢氧化钠预处理的最佳碱用量为6%,中性亚硫酸钠预处理的最佳碱用量为7%。中性亚硫酸钠预处理浆料的漂白性能优于氢氧化钠预处理,抗张指数及耐破指数高20%-40%;撕裂指数高出10%~20%。在本文研究的化学品用量范围内,中性亚硫酸钠预处理方式优于氢氧化钠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5.
为了实现风力发电机叶片结冰故障诊断,及时进行风机叶片除冰,消除隐患。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算法识别风机叶片结冰的方法。首先,用结冰机理研究和数据探索的方法对风机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初步提取了24个特征量;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24个特征量、滑动窗口宽度和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联合优化,并据此建立叶片结冰故障诊断模型。诊断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诊断叶片结冰故障的准确率为86.2%,比采用SCADA采集所有数据或初步提取的24个特征量作为模型输入的准确率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将该模型用于另一个#2风机时,故障诊断准确率也达到了78.5%,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为识别风机叶片结冰故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6.
以连续SiC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前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在复合材料基体中引入SiC晶须制备出多级增强的SiCf/SiC-SiCw复合材料,并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在SiC晶须表面制备BN界面层,研究了SiC晶须及其表面BN界面层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引入SiC晶须后,由于晶须的拔出、桥连及裂纹偏转等作用增加了裂纹在基体中传递时的能量消耗,使SiCf/SiC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有明显提高,当引入体积分数为20%的SiC晶须时,复合材料压缩强度提高了22.6%,可达673.9 MPa.通过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在SiC晶须表面制备BN界面层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度分别为414.0,800.3 MPa和22.2 MPa·m1/2,较SiC晶须表面无界面层时分别提高了13.9%,8.8%和19.0%.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法在C/C表面制备ZrO2/SiO2复合涂层,选用氧乙炔在1450,1700,2000℃下对涂层进行烧蚀考核,并对团聚粉体以及烧蚀前后涂层的成分及组织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大气等离子喷涂虽然可以实现C/C基体表面ZrO2/SiO2复合涂层的制备,但是由于2种材料熔点差异较大导致粉体熔融不充分,涂层孔隙率为40.12%,涂层结合强度为12.1 MPa.ZrO2/SiO2复合涂层抗烧蚀性能表现较好,其防护机理随温度的增加可以分为2个阶段:低温阶段,SiO2熔化并起到封填愈合作用,提高了致密度,ZrO2逐渐形成骨架,支撑液态SiO2;高温阶段,SiO2逐渐蒸发损耗,涂层中仅剩ZrO2并且发生烧结,继续起到抗氧化烧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针对传统的信息泄漏检测技术无法有效检测Android应用中存在的隐式信息泄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控制结构本体模型与语义网规则语言(SWRL)推理规则相结合的Android隐式信息流(ⅡF)推理方法。首先,对控制结构中能够产生隐式信息流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和建模,建立控制结构本体模型;其次,通过分析隐式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给出基于严格控制依赖(SCD)隐式信息流的判定规则并将其转换为SWRL推理规则;最后,将添加的控制结构本体实例与推理规则共同导入到推理引擎Jess中进行推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推理出多种不同性质的SCD隐式流,公开样本集的测试准确率达到83.3%,且推理耗时在分支数有限时处于合理区间。所提模型方法可有效辅助传统信息泄露检测提升其准确率。  相似文献   
39.
从聚合物乳液胶体的角度,讨论了水基胶体涂料与溶剂型涂料性能差异的起因;介绍了聚合物乳液主要的胶体特性;简单地分析了聚合物乳液的胶体特性对于工业漆耐盐雾、光泽、流变等性能的影响。提出充分了解水性工业漆的使用特点是优化涂料配方和涂装条件和方式的基础,结合聚合物乳液性能的改进将有助于提高水性工业漆性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40.
为了解决纳米复合电沉积加工速率慢、颗粒易团聚以及沉积层表面质量差等问题,采用构建高能脉冲激光辅助纳米复合电沉积的方法,利用激光辐照产生定域微区搅拌,缓解颗粒团聚现象,加速电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沉积层表面质量,并对加工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激光与电化学复合能够明显的提高复合沉积速率,且激光的冲击作用能够提高晶粒的结合性,进而促进镀层的致密化;同时此冲击作用也能降低纳米粒子的团聚几率,细化镀层晶粒。此研究结果对电解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