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学生食堂就餐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食堂的就餐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排队问题,但也有其特殊性.因此,经典排队论的方法(如M/M/1/∞等)难以反映高校食堂的主要特征及矛盾.借助MATLAB仿真工具对学生食堂进行建模与仿真,所得到的仿真结果不但与实际数据相符合,而且解决了经典排队论不能反映顾客流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的问题,拓展了一般排队论的应用范畴,文中所做的模型仿真结果,能够准确分析和评价学生食堂的排队与滞留状况及原因,为学生食堂的建设与管理者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提高甲基乙烯基加成硫化型硅橡胶(VMQ)的阻燃性能,向基体中加入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P)和三聚氰胺(MEL)阻燃剂,研究了VMQ/HPCP/MEL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燃烧行为、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PCP和MEL对VMQ具有协同阻燃作用,当HPCP与MEL的质量比为1/2时,VMQ/HPCP/MEL阻燃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最高为30.8%,UL-94等级达到V-0级;燃烧时间从520 s缩短到415 s,总热释放量从53.53 MJ/m~2降低到45.80 MJ/m~2,燃烧后得到的残炭致密;材料的热稳定性比单独添加HPCP和MEL时更好,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1.69 MPa,扯断伸长率为262%。  相似文献   
113.
在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中,环管反应器是工艺流程的核心设备。文章着重描述了环管反应器组装过程以及轴流泵弯头配对法兰的组焊方法。在安装过程中,通过使用正确的组装方法,保证了环管反应器的安装精度;通过对轴流泵配对法兰组焊程序的控制,保证了环管反应器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14.
因子试验,RSM与田口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桢  潘越 《机械设计》1999,16(11):1-4
本文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因子试验、响应曲面模型(RSM)和田口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有助于产品和工艺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选用正确的试验设计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5.
目前。我国国家标准和美国石油协会标准对浮顶罐的浮顶泄漏性试验均无具体要求。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承建的阿尔及利亚500万t/a凝析油项目的5台6万m3浮顶储罐,业主提出对浮顶储罐进行泄漏性试验的要求.文章介绍了首次尝试性地对大型浮顶储罐浮顶进行的泄漏性试验.论述了泄漏性试验的两种方案,通过对每种方案技术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国外大型浮顶储罐泄漏性试验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疑义。  相似文献   
116.
煤泥输送管道压力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淼  潘越  赵国瑞  胡伟伟  杨阳 《煤炭学报》2009,34(2):267-270
洗煤泥等高浓度黏稠物料在管道输送中的阻力损失呈非线性,考虑泵送阻力损失是剪切应力和摩擦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沿管线压力分布的数学模型,得到管线内压力变化服从一复杂的指数关系,并提出一种通过测量同一管路不同管段的压差来计算高浓度黏稠物料在管道中的摩擦因数的方法以及消除摩擦阻力损失对煤泥的流变模型进行修正的方法.以固体质量浓度为75%煤泥为例,经过管道输送实验测得摩擦阻力系数和流变方程,并建立了煤泥输送管道压力分布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7.
基于PLC的煤矿主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介绍了一套煤矿主排水泵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构思。应用西门子S7-300型PLC对水泵进行自动控制,实现水位监测、自动启停水泵、故障自诊断等功能。并能与上位机通讯,实现远程控制和在线监测,提高了煤矿自动化水平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8.
星模拟器可仿真生成星场图像,是星敏感器的重要地面标定设备.为满足半实物仿真测试需求,星模拟器需要安装于五轴运动转台上,为保其出瞳与待检设备入瞳衔接,利用ZEMAX软件设计并优化了具有超长出瞳距的投影镜头,其设计结果为:出瞳距1250 mm,焦距300.85 mm.投影系统的序列光线追迹结果表明:畸变小于1%,各视场53 lp/mm处的MTF值优于0.4903,接近衍射极限曲线.最后对星模拟器的星间角距误差进行计算和实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长出瞳距动态星模拟器的理论误差精度为8″;利用徕卡经纬仪6100A对星模拟器进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星间角距误差优于13″,满足动态星模拟器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9.
基于光滑粒子动力学和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SPH-FEM)耦合算法,建立了截断式脉冲水射流冲蚀煤岩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同工况下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在截断式脉冲水射流冲击作用下,煤岩沿射流轴向的损伤演化过程,分析了煤岩围压、脉冲长度、脉冲间距及射流速度对煤岩冲蚀深度及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岩的冲蚀深度随着围压增大而减小;随着脉冲长度的增加,煤岩的冲蚀深度逐渐减小,冲蚀速度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脉冲间距对冲蚀深度的影响较小,煤岩的冲蚀速度随脉冲间距的增大呈现出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脉冲速度对冲蚀深度及速度影响较为显著,且随着脉冲速度的增加,冲蚀深度及速度整体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0.
红外模拟器在温度变化影响下,透镜会发生位移,同时受热应力作用会发生形变,最终影响其成像性能。为确保在实验室环境下的光学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针对红外动态热像模拟器中投影镜头的光机结构进行了热光学特性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实验室温度环境下的各透镜表面热变形,采用Zernike多项式对形变后的镜面进行拟合,将拟合结果带入Zemax软件进行分析,并得到了温度变化后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加温度变化结果),根据热光学特性分析结果可知,实验室环境温度下,投影镜头具有一定的温度适应性,光机结构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