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介绍了一种基于STM32硬件平台的以太网通信技术系统设计。系统充分利用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和LwIP协议栈的特点,通过以太网控制器LAN8720A和RJ45接口连接以太网,在LwIP协议栈NETCONN接口基础上扩展实现UDP协议通信过程,上位机和客户端可以进行双向网络数据包传输  相似文献   
132.
一、前言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经济关系的分析,邮电业务量计划问题也是如此。在这里,数学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只是一种辅助的方法,为经济关系、动态、情况的分析服务。邮电业务量,是邮电产品的表现形式,在邮电专业和企业中,它是组织通信生产,确定综合生产能力,规划网路等的依据。但由于邮电产品不是实物形态的产品,邮电部门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可以直接计算的生产技术比例,因而不能依此比例来直接核算邮电  相似文献   
133.
针对现有B2B在线支付系统存在的局限性,缺乏有效协同运作机制的问题,基于协同论的序参量原理,发现参与者信息基因是决定B2B在线支付进化系统宏观有序性的微观序参量,构建了"身份特征值+信誉度"二维属性的参与者信息基因模型及有序度测度算法,讨论了B2B在线支付系统的协同进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4.
小型无人自动测量船水质采样及在线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无人自动测量船水质采样及在线监测系统将自动采样系统、在线监测系统、遥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数据采集与输出系统集成于测量船内,通过遥控测量船使之行驶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体的离岸监测点位,通过多通道远距离遥控,定时分瓶采样;遥控启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多参数传感器探头进行数据采集,并存储在单片计算机内;测量船返航后,取出采样瓶并进行现场数据查询.小型无人自动测量船水质采样及在线监测系统适用于江河、湖泊等水体的水质在线监测和样品采集,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水利和渔业等部门.  相似文献   
135.
电子式电能表技术鉴定与防窃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常见窃电手法,对云南电网首例采用科技手段加装电子装置窃电的案件中的电能表进行了技术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136.
以钛基氧化物涂层材料(Ti/SnO_2-Sb_2O_5-IrO_2)为阳极,碳纳米管修饰的石墨材料(GE-CNT)为阴极构建电化学系统,促进芬顿反应过程中Fe~(3+)还原,从而减少芬顿氧化法中铁盐加量和铁泥产生量。研究表明:GE-CNT具有良好的还原Fe~(3+)性能,其优化的阴极还原电位约为0.30 V(vs.Ag/AgCl),该电位下反应120 min时Fe~(3+)还原率达到85.7%。以Fe~(3+)为催化剂降解4-硝基酚的结果,证实了电化学还原Fe~(3+)促进芬顿反应的有效性。对比考察了电促铁还原型芬顿氧化法与普通芬顿氧化法降解4-硝基酚的效果,优化的条件下两者可获得近似的降解效果,但前者优化的H_2O_2与Fe~(2+)摩尔比为40∶1,而后者为20∶1。因此,相对于普通芬顿氧化法,电促铁还原型芬顿氧化法可显著减少芬顿反应初始Fe~(2+)投加量。  相似文献   
137.
ID连接技术     
邓志奎  沈鑫  葛粉兆  万庆  尹秋 《江苏电器》2002,(3):38-40,45
ID连接即绝缘位移连接。ID连接器的研制适应了小型化、高密度发展的趋势。目前已有不少应用在仪器仪表计算机系统、办公机械和通讯等部门,文章结合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作出介绍。由于该产品在国内方面方兴未艾,在技术理论上与产品质量上尚需进一步研究提高。  相似文献   
138.
邓嵩  沈鑫  刘璐  凌定坤  赵会军 《材料导报》2021,35(21):21178-21184
地热能具有成本低、分布广、污染低、可再生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比化石燃料能源更环保.地热井系统在地热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它有助于地热资源的大规模利用.然而,地热井系统(主要包括井口装置、井下套管等设施)在服役过程中长期暴露在对金属具有腐蚀性的地热流体中,这会缩短地热井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地热井系统的腐蚀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受到地理、地质条件、热储层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热流体差异性较大,且地热井井下条件复杂,系统中的腐蚀种类多样,这些因素给地热井系统腐蚀机理及防护技术的研究带来了挑战.地热井系统中的腐蚀类型主要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全面腐蚀包括二氧化碳(CO2)腐蚀和硫化氢(H2 S)腐蚀;局部腐蚀包括点蚀、沉积腐蚀、双金属腐蚀、冲刷腐蚀、应力腐蚀、氢脆、晶间腐蚀等.为了对井下腐蚀情况进行检查,石油工业中常采用的机械井径测量技术、井下视像检测系统、超声波测厚技术等测井技术已在地热井中得到了应用.实验研究中,重量法、电阻法、电化学方法以及表面分析技术等近年来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电阻法和电化学方法更多用于现场实验中地面工作设备的腐蚀监测,而井下实验则因为难以安装腐蚀探针,通常只采用重量法和表面分析法;室内实验则通过不同种类的高温高压反应釜来还原材料在地热环境中服役的真实状况.在防腐技术方面,开发耐蚀材料(不锈钢、钛合金、镍合金等)、附加防腐层都是常用的手段和今后重点研究的对象,绿色缓蚀剂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阴极保护技术的研究在地热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首先总结了地热井系统中的腐蚀类型和机理,介绍了主流的地热井井下腐蚀检查技术并讨论了这些技术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归纳了实验研究的主要类型和手段,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的防腐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9.
针对目前输电线路覆冰负荷预测模型存在的预测精度不足、模型参数选择随意性强、预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输电线路覆冰负荷在线预测模型。首先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 Analysis, PCA)提取微气象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并采用遗传优化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对惩罚系数等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建立离线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SquaresSupportVectorMachines, LS-SVM)模型。然后基于KKT条件(Karush-Kuhn-Tucker conditions)和增量在线学习算法,实现了回归函数和预测模型的在线更新。最后通过云南电网相关输电线路覆冰灾害的实例进行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有效地对现场输电线路覆冰负荷进行在线预测,单步长及多步长的预测效果均优于传统的覆冰预测模型,应用该预测模型可更好地为输变电系统的除冰和维护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40.
电力线宽带通信技术具有较多优势,但是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极为复杂,导致通信效果不能良好稳定。关于电力线宽带通信的可靠性和快速性的研究仍在发展当中,由于各国电网环境的差异较大,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未能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我国的电力线信道特性也与国外不同,特别是早年对电网布线优化度重视不足及对电器质量要求较低,使得某些地区的信道条件相对恶劣。因此,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的合理检测和分析,对于我国电力线宽带通信标准的制定,调制解调器的研制及应用、电力线通信算法的仿真和改进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