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TMPM)和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原料,通过内自由基聚合合成共聚物,析出产物后再用氧化剂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氧化成氮氧自由基聚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光谱等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最后确认得到目标产物PTMA-co-PSS;并组装扣式电池分析材料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PTMA-co-PSS作为正极材料,电荷转移电阻为168Ω,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9.08 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为92.97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稳定在67.50 mAh/g,库伦效率接近100%,具有较低的电荷转移电阻,说明PTMA-co-PSS作为电极活性材料循环可逆性能良好,循环寿命稳定,具有优良的电化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Rhodamine B(R)在乙腈介质中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在45℃时反应1小时,常温下搅拌20小时制得标题化合物(BR-SE),用H-NMR、IR进行了表征。选择甘氨酸进行标记得到产物乙氨酸Rhodamine B酰胺(RB-Gly);RB、RB-SE、RB-Gly的最大可见吸收分别为545nm、558nm、556nm;在HPLC的分离中(流动相:甲醇:水:醋酸=70:29.4:0.6:检测波长560mm),最大吸收波长不受色谱条件影响.其保留时间分别为1.811min(RB-Gly)、2.198min(RB-SE)、3.070min(BR);RB-SE的浓度、缓冲液pH、标记反应温度对标记效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3.
以4,4'-联吡啶和氯化苄为原料,经季铵化反应制备了化合物1,1?-二苄基-4,4?-联吡啶双子季铵盐(PBA),产率为76.3%,通过FTIR、~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技术、AFM考察了PBA对1 mol/L盐酸溶液中Q235钢的缓蚀作用和其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BA是一种同时抑制阴、阳极的混合型缓蚀剂,缓蚀率随PB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当PBA质量浓度为80 mg/L时,缓蚀率可达96.53%。PBA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为放热反应,遵循Langmuir等温式,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型吸附。PBA在钢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大大阻碍了钢腐蚀。使用量子化学法研究了PBA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PBA的活性区域集中于苯环和杂环上,且PBA分子接受电子的能力大于提供电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4.
为提高涂层防腐蚀性能,以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N-(3-三甲氧基硅基乙基)乙二胺(NTMDA)为原料经环氧-胺基开环反应得到含羟基有机桥联硅烷前驱体GN。然后,前驱体GN在乙酸催化下制得硅烷溶胶。最后,将硅烷溶胶以浸渍-提拉方式沉积在Q235钢片上,得到含羟基桥联聚倍半硅氧烷涂层。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技术对涂层的防腐蚀性能进行评价,重点探究了胶体老化时间对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胶体老化时间为4 h时,涂层在低频0.01 Hz处的电化学交流阻抗相较于空白钢片高出1.5个数量级,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另外,涂层附着力级别为1级。  相似文献   
45.
为了克服腐殖酸系水煤浆分散剂稳定性差、分散性弱的缺点,采用柠檬酸钠与腐殖酸分散剂进行复配,考察柠檬酸钠在不同用量的条件下对水煤浆的表观黏度、流动度、流变曲线、析水率、稳定性等的影响,得出了柠檬酸钠与腐殖酸分散剂的优化实验配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腐殖酸分散剂的添加量为0.2%时,从水煤浆的流动性、表观黏度、流型、稳定性的角度考虑,柠檬酸钠的用量为0.03%。  相似文献   
46.
PAMAM树形分子在油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处理油墨废水,研究了树形分子的代数、溶液的酸度以及树形分子的加药量对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PAMAM树形分子对油墨废水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在pH值为5.0左右,PAMAM投加量为20mg/L的条件下色度和C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8.6%和98.3%。  相似文献   
47.
无皂乳液接枝共聚法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其表面施胶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通过玉米/木薯淀粉和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等乙烯基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稳定的淀粉接枝聚合物乳液,并研究了其对纸张的表面施胶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玉米淀粉接枝乳液与玉米氧化淀粉复配,硫酸铝加入量为0.4%,施胶液pH值为4时,其应用效果最好。利用SEM观察了施胶前后纸张表面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48.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为引发剂,在三氟化硼乙醚(BF3·OEt2)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四氢呋喃(THF)的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PTHF-PB-PTHF三嵌段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碳谱及凝胶渗透色谱-激光光散射联用仪证实了其大分子结构与分子设计一致且相对分子质量可控。聚合工艺研究表明,催化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较小,嵌段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随单体与引发剂配比的增大而提高。利用热重分析仪及差示扫描热分析研究了聚合产物的热稳定性及低温玻璃化转变行为,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80℃以下。  相似文献   
49.
为了考虑地下空间的立体化利用行为,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三维精细化评价方法. 通过建立链式游程编码数据结构,构建数据结构与体素空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多源评价数据的压缩存储与集成. 整合评价过程的各要素,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三维精细化评价系统. 以重庆市渝中半岛作为工程应用,开展该区域60 m深度内的地下空间资源质量三维精细化评价,分析该区域地下交通线路的建设风险. 结果表明,重庆市渝中半岛地下空间被精细地划分及评价,得到区域资源质量的立体分区,给出地下交通线路建设潜在风险的详细信息. 提出的评价方法实现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三维精细化评价,可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