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根据分形理论,研究了南京燕子矾下蜀黄土粒度分形结构特征,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粒径和粒度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粒度组成具有分形结构.通过对燕子矾下蜀黄土颗粒分形的计算,发现其分维值介于2.4~2.6之间,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且与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粒度分维所具有的工程地质意义.指出粒度分维揭示了不同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差异的本质,可以作为土体分类的一个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32.
福建龙海牛头山区玄武岩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福建龙海牛头山区新生代玄武岩的岩石学、地质学特征,和计算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普通辉石巨晶及斜长石和橄缆石斑晶等的形成温度,探讨本区两系列玄武岩的岩浆起源、相互之间关系和岩浆储浆源深度。  相似文献   
33.
夏佳 《建筑知识》2014,(6):433-434,437
随着地下工程在国内建筑工程领域的大规模实施,地下工程的地基处理、围护加固等在工程领域也在广泛开展。本文对珠海市某高层建筑地下工程施工前进行软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与国内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列出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对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的检测起到了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黄河下游悬河决口灾害的风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新民  夏佳  罗国煜 《水利学报》2000,31(10):0066-0071
本文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和方法,对黄河下游河南境内的若干河段进行了决口灾害的风险评价。结果发现,鹅湾-渠村河段发生决口灾害的风险最大。文中的分析结果可为黄河下游悬河治理的优化决策、重点治理河段的科学确定提供重要依据和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35.
连续板梁匝道桥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宁波绕城高速某匝道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连续板梁匝道桥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并针对该匝道桥跨小河、变截面等施工难点提出了施工流程,对类似工程顺利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软岩特性及判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将软岩的力学性质、水理性质与软岩的物质要素——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相结合的途径,确定软岩的定义和判别方法。文中特别强调物质成分和不连续面及其相关的离子水化膜的渗透扩容作用对软岩的力学性质、水理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38.
传统的车辆定位方法只能获得车辆的具体坐标信息,无法确定车辆位于道路的第几车道。本文提出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对车辆进行主动定位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将RFID阅读器的3组天线的阅读距离设计为特定值,根据阅读器3组天线是否读到标签的不同情况,判定车辆位于第几车道,进而计算出车辆的位置。通过对该方法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完成对车辆在具体车道上的主动定位。  相似文献   
39.
自制了硅钨钼酸(H4SiW6Mo6O40)/PAn(聚苯胺)催化剂。通过丁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了H4SiW6Mo6O40/PAn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4SiW6Mo6O40/PAn是合成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在n(丁醛):n(1,2.丙二醇)=1:1.7,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40min的优化条件下,丁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78.5%  相似文献   
40.
根据分形理论,研究了南京燕子矶下蜀黄土粒度分形结构特征,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粒径和粒度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粒度组成具有分形结构.通过对燕子矶下蜀黄土颗粒分形的计算,发现其分维值介于2.4~2.6之间,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且与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粒度分维所具有的工程地质意义.指出粒度分维揭示了不同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差异的本质,可以作为土体分类的一个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