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和热处理制度对Ti45Nb合金丝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只有当退火温度高于810℃时,合金丝材才能发生完全再结晶;随着变形量的不断增大,丝材经退火处理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显著增强,而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有所降低;充氩快速冷却后,丝材的屈服强度较随炉慢速冷却的丝材显著降低,这可能与快冷过程中组织析出α″相有关。采用压缩试验对比了TA1和Ti45Nb合金丝材冷变形能力的差异,并使用加工态Ti45Nb合金丝材镦制了铆钉,研究了退火前后铆钉头部激烈变形区微观组织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根据聚能效应原理,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一款较为实用和廉价的聚能爆破装置,并进行了地面试验,爆破切割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该爆破装置在平煤六矿回风立井冻结管爆破注浆施工中发挥了作用,取得较好效果。该爆破装置可在冻结管爆破注浆施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陆梁油田陆9井区呼图壁河组K1h27-4油藏为一具边水的岩性构造油藏,储层为高孔、高渗。该油藏自2001年投入开发,2002年8月实施全面转注,基本实现了注采同步,有利保证油藏稳产,但自2007年初油藏含水持续上升,年末油藏综合含水率达到44.1%,本年该油藏含水上升率达到5.45%,稳产难度大。为减缓油藏含水上升速度,保证油藏稳产,对其开展油藏稳产技术研究工作。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中含水期油藏开发参数进行优选,确定该油藏目前合理注采比为1.0,合理的采油速度为1.6%,合理压力保持程度为原始地层压力90%左右。K1h27-4油藏进入中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比较零散,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剩余油特征研究工作,同时引入油藏地质因素及开发动态进行综合分析大大的提高剩余油认识精度,在油藏剩余油特征准确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取得较好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开发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勇  吴振  侯峰 《电气时代》2004,(1):106-108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自动化产品可以为水处理行业提供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解决方案:即构造一个基于NetLinxTM技术支撑的,由软、硬件组成的系统。从低层的传感元件、驱动设备到控制层的PLC和作为工厂神经中枢的控制网络及现场总线系统,以及辅助操作员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软件与终端,可以充分满足水处理自动化领域用户对系统控制、组态和数据采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各煤炭集团公司都对煤炭销售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以进一步加强煤炭销售的集中管理。而搞好集中管理,建立现代营销体系,必须以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煤炭销售网络系统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跨临界CO2制冷系统的性能,搭建了跨临界CO2制冷系统试验台,对带有回热器(IHX)和不带回热器的两种跨临界CO2制冷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一蒸发温度下,当冷却水出口温度为55℃的时候,系统的性能系数随着高压侧压力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存在一个最大值;回热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带回热器的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要比不带回热器的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高约6%~10.5%。  相似文献   
17.
换热器烧结型表面多孔管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烧结型表面多孔管的优异性能 ,并对其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国产化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最后对多孔管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WO3薄膜材料的气敏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姜淼  侯峰  徐廷献  徐明霞 《硅酸盐学报》2004,32(9):1064-1067
研究了WO3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气敏性能和贵金属表面改性。以钨酸为原料、加入有机络合剂的无机盐溶胶-凝胶(inorganic solgel method,ISG)法合成了WO3薄膜。确定了最佳ISG工艺制度,即以柠檬酸为络合剂,10次成膜,预处理温度为600℃,烧成温度为650℃。实验结果表明:WO3是一种n型半导体,其最佳工作温度为550℃。通过掺杂贵金属制备了Pt/WO3薄膜材料,有效地改善了薄膜的气敏性能,可以在600℃下获得高达4100的灵敏度。WO3的气敏机理为表面控制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CO2在热泵领域的应用,设计并搭建了CO2跨临界循环水源热泵系统试验台,研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源温度为30℃,初始水温度为25℃,蒸发温度为10℃,终止水温度为60℃和65℃,蒸发器侧的水热源流量为0.6 m3/h条件下,系统COPH随着高压侧压力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COPH为4.4,与其相对应的高压侧压力为最优高压侧压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Aspen Plus平台对含油污泥气化反应进行数值模拟和研究,使用吉布斯自由能最小的原理,建立气化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模拟以含油污泥为原料,空气作为气化剂,分析了进料含水率、气化温度、当量比对热等离子体气化特性的影响,确定了气化反应最佳操作参数:含水率在14%~17%,气化温度为保证充分反应的最低温度,当量比为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