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面向IMT-Advanced系统高达Gbps的无线传输速率需求,本文针对Gbps无线传输关键技术及其实现进行了有效研究。本文介绍了所提出的Gbps无线传输技术的空中接口参数、帧协议、无线链路及物理层关键技术,引进了硬件平台与试验验证系统。多项研究成果以标准提案的形式被国际、国内标准组织接纳,并在Gbps试验验证系统上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Gbps无线传输,演示了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业务,推动了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面向绿色无线通信的基站体系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线网络的耗能主要来自于基站系统。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系统结构进行有效地规划和部署,能达到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绿色通信的目的。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为无线基站的绿色演进提供了途径。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文章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能效、更为绿色环保的基站体系结构,能够更好地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绿色演进。  相似文献   
43.
编者按     
虽然目前全球5G网络仍处于蓬勃商用的早期阶段,但面向2030年之后的未来网络需求,全球6G的科研竞赛已经拉开帷幕.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当前世界各国关于6G愿景、需求和关键技术的初期探讨中,安全受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视. 首先,中国政府和研究机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内生安全6G的愿景.一方面,面向6G将为人机物高度融合的世界提供...  相似文献   
44.
针对TD-SCDMA的特点,构建并提出了一种将MIMO技术应用到TD—SCDMA系统的模型。同时将多用户检测和MIMO的空间处理机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易于实现的MIMO-JD检测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较现有的RAKE—BLAST算法性能有根大的改善。由于使用了MIMO技术,TD-SCDMA系统的容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5.
针对复信号高阶调制的系统分析及模型,将只适用于BPSK的系统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复信号高阶调制系统模型.并对系统用户间干扰概率分步及其性能影响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研究表明:在复信号高阶调制状况下,系统无法正确解调;但对于单个用户,删除干涉码组干扰最强的2个用户后能够通过一定纠错编码正确解调。  相似文献   
46.
47.
基于功率成本的中继系统最优功率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移动通信网络的功率成本,依据不同的供电方式所确定的不同功率价格,提出了以功率成本为约束条件,以最小中断概率为优化目标的中继系统最优功率分配方法. 主要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功率分配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当各节点功率价格不同时,基于功率成本的最优功率分配与不考虑功率价格的最优功率分配相比,在中断概率相同的条件下,功率成本较小;当各节点的功率价格相差较大时,对比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8.
软分数频率复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4G移动通信系统提出的提高频谱利用率、同频组网的需求,文章从频率复用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种软分数频率复用方案。软分数频率复用方案包括3种表现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物理层链路增益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文章以第2种表现形式为例介绍了采用该方案的频率复用方法。研究表明,使用软分数频率复用方案,系统的频率复用系数可以达到1/3~1。软分数频率复用方案解决了同频组网问题,并已经在上海4G实验网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9.
4G TDD模式移动试验系统采用MIMO-OFDM等物理层关键技术,MT与AP端射频子系统基本功能相同,系统采用功率回退方式克服OFDM多载波造成的高峰均功率比的问题,各路平均发射功率MT较AP小3dB,并采用3.5GHz空间传播模型对空间链路及覆盖进行了计算.在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设计中,以接收机为例,分析了接收链路指标分配情况:同时重点介绍了功放和低噪放的设计并对仿真曲线进行了分析.最后测试结果表明,射频子系统各项指标达到了系统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50.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加权移动三角形到达时间定位算法,该算法具有解析解,且只需要一个参考点就可以计算出移动台的位置,有效解决了对移动台初始位置估计不准确造成算法不收敛的问题。仿真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的超宽带系统直接定位算法定位精度高,算法复杂度低,并且可以消除距离测量值中非视距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