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5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基本特征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 3 套沉积旋回构造,经历了 4 次构造运动改造,形成大隆大坳的稳定构造格局,具礁滩型、不整合型、白云岩型 3 类储集层,经加里东运动期、晚海西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晚期 3 期充注形成油气藏。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次生溶蚀孔洞是主要储集空间。油气围绕古隆起广泛分布,礁滩体储集层受陡坡与缓坡型两类沉积相带控制。古生代形成的古隆起斜坡区是油气勘探的主攻方向,塔中古隆起、轮南及其周缘奥陶系是油气勘探现实领域,英买力—哈拉哈塘、麦盖提斜坡是碳酸盐岩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古城、塔东、轮南深层、塔中—巴楚深层寒武系白云岩是碳酸盐岩勘探的有利领域。  相似文献   
12.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构造特征及勘探领域   总被引:73,自引:5,他引:68  
利用新的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运用等时地层格架及构造解析方法,分析了塔中Ⅰ号构造带复杂的构造特征及油气富集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塔中Ⅰ号构造带是早奥陶世末至晚奥陶世早期形成的大型逆冲断裂带,在上奥陶统沉积前遭受长期侵蚀而形成复杂的断裂坡折带.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沿高陡断裂坡折带发育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形成碳酸盐岩沉积坡折带.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在横向上具有分段性,其间通过构造变换带的调节作用分为结构与形成演化各具特征的5段,各段油气富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塔中44井区礁滩复合体发育,是实现碳酸盐岩高产、稳产勘探的首选领域;塔中45井区构造作用与岩溶作用强烈,是寻找大规模缝洞系统的有利领域.这2个区带是在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寻找大油气田的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英吉苏凹陷与库车坳陷同处于塔里木盆地北缘,三叠纪以来二者具有类似的沉积―构造演化历史。根据英吉苏凹陷目前的勘探程度和中生界的构造格架,把英吉苏凹陷整体划分为\"二洼一凸\"的构造格局,即英西洼槽、维马克―阿拉干低凸起、英东洼槽,进一步细分为5个三级构造带。认为区内断层以逆冲断层为主,主要表现为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构造演化表现为受阿尔金走滑构造活动影响形成的侏罗系陆内走滑-压陷盆地,剖面上其呈宽缓的\"牛头\"状。  相似文献   
14.
应用碎屑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研究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物源,测年结果表明志留系物源年龄有4期:700-900Ma、400~500Ma、1450~1650Ma、2000~2200Ma,志留系都具有新元古界物源,塔中具有古元古界物源,塔北、塔东具有奥陶纪与中元古界早期物源,不同地区物源时代具有明显差异。塔中与塔北、塔东地区志留系具有不同的物源区,塔东地区志留系物源主要来自阿尔金地区奥陶系火成岩,库车-温宿前寒武系基底是塔北志留系的主要源区,塔中志留系物源来自塔南隆起前寒武系基底。来自盆地内部碎屑锆石年代学数据表明塔里木板块早中元古代没有形成统一基底,南北塔里木块体演化各异,塔北微块体可能存在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时间一致的构造事件。南北塔里木在新元古界早期才发生碰撞拼合形成统一的基底与演化进程,盆地内部碰撞拼合的时间可能始于前900Ma,大规模裂解期发生在前760Ma,并形成盆地碎屑岩最广泛的蚀源区,塔里木板块在新元古界与Rodinia超大陆具有相似的聚合与裂解演化史。  相似文献   
15.
根据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分析,结合阴极发光鉴定技术,确定塔中台地边缘中、上奥陶统灰岩段至少发育3期构造裂缝,其中喜马拉雅期构造裂缝显著改善储层品质。认为岩心上大量微细裂缝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渗透率,沟通大裂缝与基质孔。研究区储层发育模式强调裂缝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埋藏溶蚀是造成基质孔隙发育的主要作用,并指出下一步勘探目标是有利沉积相带中的裂缝发育带。  相似文献   
16.
塔中北斜坡志留系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塔中志留系的整体评价与综合研究表明,长期稳定的斜坡背景有利于岩性地层圈闭的形成,潮坪相沉积的砂泥岩薄互层是形成岩性圈闭的地质基础,多期油气充注与调整造成了普遍含油的格局,塔中志留系具有形成大面积、低丰度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塔中志留系的勘探要突破局部构造控油的思路,把岩性油藏作为志留系的主要勘探对象;岩性上倾尖灭区是有利的成藏领域;东部志留系岩性相变带、地层超覆带是石油勘探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台缘带油气富集特征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发现了中国最大的奥陶系生物礁型碳酸盐岩油气藏,油气沿塔中隆起北部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台缘相带展布,为无明显边底水、油气水分布复杂的非常规油气藏。对油气成藏条件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塔中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发育大型镶边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系统;礁滩体储层纵向叠置、横向连片,沿塔中Ⅰ号构造带台地边缘广泛分布,并以次生溶蚀孔洞形成的低孔隙、低渗透储层为主;三期油气充注与成藏形成了巨大的资源潜力,沿台缘带形成大面积、低丰度准层状礁滩型岩性油气藏。大型台缘相带控制了塔中Ⅰ号构造带的油气运聚成藏,储层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多期油气成藏与储层非均质性造成了油气赋存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塔中古隆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复式成藏特征及模式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以塔中古隆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典型油气藏解剖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明确寒武系是塔中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的主力烃源,塔中下古生界天然气主要为古油藏裂解气。塔中古隆起海相碳酸盐岩具有下生上储、多个储盖组合、多期成藏的复式油气成藏特征。并建立了塔中古隆起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复式成藏模式,明确了礁滩复合体、岩溶不整合、内幕白云岩是塔中古隆起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的三大领域。  相似文献   
19.
和田河气田是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和探明的第一个古生界碳酸盐岩大气田,但围绕其周缘钻探的一系列局部构造相继失利,迫切需要对其气藏类型重新进行认识。为此,通过分析该区地层水、天然气及储层特征,发现大多出水井段为非地层水或少量局部封存水,无大面积的块状底水;天然气性质在纵、横向上有变化,具有明显不均一性;古潜山储层不受现今构造高程控制,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大,连通性差,以相对孤立的缝洞体储层为主。气藏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奥陶系气藏为沿古潜山顶面分布、受缝洞体储层控制的非构造型气藏,是和田河气田周缘奥陶系勘探的主攻类型,南部的麦盖提斜坡区发育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层,是寻找大面积非构造油气藏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却尔却克组烃源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塔东地区中-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不发育烃源岩,但近期通过钻井系统取样分析,在该组泥岩中发现了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达8.59%,厚度达200 m,值得高度关注。为此,通过近年探井的系统取样分析,结合地震追踪与沉积相研究,探讨了该组烃源岩发育特征及其勘探潜力。沉积相分析表明,浊流发育的探井缺乏烃源岩,而盆地相泥岩发育区有烃源岩分布;井震标定发现,浊积岩发育井区通常表现为杂乱反射,而烃源岩发育区多呈中强振幅连续-较连续地震相;根据区域地震追踪结果,认为却尔却克组烃源岩有利分布面积达5×104 km2;油气源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塔东地区存在来自却尔却克组烃源岩的油气。结论认为:西北部的草湖、东北部的英东、西南部的古城等地区烃源岩较发育,热演化程度成熟度适中,是现今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草湖地区、古城地区的寒武-奥陶系台缘带可勘探面积达8 000 km2,发育大型礁滩型圈闭,其侧向与烃源岩直接接触,有利于形成大型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东北部的英东地区志留系、侏罗系碎屑岩发育多套储盖组合,断背斜圈闭发育,油源断裂发育,是寻找中小型次生油气藏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