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考虑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益的基础上,从综合费用最小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广义费用最小的城市中心区路边停车规划模型,以此来确定路边停车的合理规模,以达到中心区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72.
为给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开展路侧自行车干扰条件下城市干路路段交通调查分析,给出了路侧自行车数量对其邻近机动车道平均行程车速、小客车饱和车头时距的影响规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关系模型.基于所建理论模型,给出了城市干路路段实际通行能力计算的路侧自行车数量修正系数建议,并进行了实例验证;提出了路侧自行车干扰下的城市干路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与分级建议,基于服务水平分析给出了设置机非分隔设施的路侧自行车数量阈值建议.研究表明:随着自行车数量的增加,平均行程车速降低,而饱和车头时距增加,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路侧自行车数量越多、设计速度越高、实际通行能力的路侧自行行车数量修正系数越小,说明其对通行能力的影响越大;在服务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设计速度越高,对应的路侧自行车数量阈值越小,说明设计速度高的城市道路路段交通运行受路侧自行车干扰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3.
疲劳对驾驶员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疲劳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心理学测试与主观疲劳调查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疲劳程度下驾驶员的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分析了不同疲劳程度下驾驶特性测评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不同疲劳程度下的驾驶特性测评指标阈值。提出了基于驾驶员驾驶特性的最大连续驾驶时间建议,可为相关部门制定或修订驾驶服务时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A disorder situation of traffic operation always appears in on-ramp junction area of urban freeway, because the operation action for vehicles presents the weaving condition, especially for different vehicle typ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ellular automata theory, and combining with on-site survey data, several key parameters were defined, namely, cellular length, cellular speed, cellular acceleration, updating time interval. In addition, cellular acceleration rule, cellular deceleration rule, random rule, lane-changing rule and other micro-simulation rules were set, and cellular automaton micro-simulation model was set up. Further-more, a micro-simulation module was developed for traffic operation actions of on-ramp junction with Matlab toolbox. Finally,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for traffic operation reliability was done with this micro-simulation module, and the situation of change for on-ramp junction area was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mainline design speed, acceleration lane length, vehicle generation probability and lane-changing prob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operation reliability for on-ramp junc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parameters of the probability of vehicle generation and the length of acceleration lane, especially for on-ramp.  相似文献   
75.
基于实验心理学的驾驶员驾驶特性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价驾驶员的驾驶特性,应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对驾驶员的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进行了综合研究.采用深度知觉仪、速度知觉仪、注意分配实验仪等心理学测试设备,对不同年龄、性别一定数量驾驶员的驾驶特性指标进行测试,确定了驾驶特性单项指标阈值;采用模糊理论对各测评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了驾驶特性综合评价等级.分析表明:综合评价结果与驾驶员实际发生交通事故情况的符合率为77.2%,说明所确定的综合评价等级在分析驾驶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有效地评价驾驶员的驾驶特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驾驶员的选拔与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评价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改进层次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交通系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评价二者适应性的改进AHP算法。该算法在分析传统AHP方法不足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交通系统领域选取60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奇异值分解用于一致性可接受矩阵的权重计算改进,对一致性不可接受矩阵则通过距离和接近度进行显著性元素的坐标识别和正互反性均值修正。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省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呈降低态势,为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哈尔滨市区交通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哈尔滨市区1992年1月至1995年10月间发生的1771起道路交通事故资料,首先建立了事故数据库,并应用该数据库对市区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鉴别出严重威胁市区道路交通安全的事故多发路段及交叉口,最后应用灰色预测GM91、,1)理论对市区交通事故进行了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78.
One-way traffic organization is a direct, efficient and economic method to solve traffic congestion andexpand traffic capacity. With its evolu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troduced its setting conditions demonstrated. The general method and processes are summarized in planning for urban one-way streets project, viz. in-vestigation, drawing out and evaluation of project, selecting of project and beneficial analysis. Fuzzy synthetical evaluation other fields i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project. Its evaluation system and method is introduced and Delphi method is adopted to obtain evaluation index. Finally, taking Harbin city as an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above-mentioned method is illuminated. Accordingly, it i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is exercisable.  相似文献   
79.
为分析城际间各类运输方式竞争力,针对客运、货运2个方面分别构建竞争力模型。针对公路运输中私家车出行和长途客运出行广义费用构成的差异性,引入巢式Logit构建旅客运输方式竞争力模型。考虑货物自身性质和特点以及托运方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划分城际间货物种类,针对不同种类货物,分别提出修正系数对广义费用函数进行修正,构建基于Influ-Logit的货物运输方式竞争力模型。以哈尔滨市—佳木斯市城际间客货运输方式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城际各交通运输方式的客货竞争力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变化下竞争力的变化情况,为相关运输企业制定优化对策、调整运输策略、提升自身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0.
针对半挂汽车列车在寒区山地公路危险路段行驶会发生折叠、甩尾和侧翻的问题,以国内某款半挂汽车列车为研究对象,基于汽车动力学理论建立六自由度半挂汽车列车动力学数学模型;运用Truck-sim完成半挂汽车列车整车模型和危险路段模型的建立,依据半挂汽车列车发生侧翻和横摆失稳的原理,确定了半挂汽车列车侧翻和横摆失稳的判定条件。以半挂汽车列车的理想状态参数和实际状态参数的差值为控制目标,借助Simulink建立了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算法和差动制动的半挂汽车列车防侧翻和横摆失稳控制策略;选取哈牡高速公路较为典型的危险路段,改变路面附着系数对应不同实际情况下的路面,通过Truck-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进行场景重构,对本文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哈牡高速公路K398-K406段S形弯道公路上,路面附着系数为0.1、0.25和0.35时,能够实现牵引车侧倾角最大值减小0.05°、0.04°和0.1°,半挂车侧倾角最大值减小0.04°、0.01°和0.1°,路面附着系数为0.35时,减小幅度最大,分别为40%和23.26%。在哈牡高速公路K273-K274段弯坡路上,路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