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6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热力系统模型,提出用能量利用率μ来评价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针对某煤气热电联产系统,计算了不同干馏温度下3种典型煤在产煤气10 000 m3/h,锅炉蒸汽负荷130 t/h的情况下,煤的总消耗量、能量利用率的变化情况.计算表明:当锅炉补煤量达到一定值时,总煤量具有最小值,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具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92.
建立在物质微观传输基础上的孔道网络干燥理论,通过完全离散化的方法在孔道等级上对干燥过程进行研究,描述了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参数对干燥过程的影响。介绍了建立孔道网络模型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基于单元体上孔道网络研究的内容及目的,综述了基于产品等级上孔道网络研究的最新进展,阐明了孔道网络模型方法对干燥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进一步提高网络模型中孔道的拓扑等价性、形状的不规则性及尺寸的相关性,探索网络构建新方法以及增加孔道网络信息量,是孔道网络干燥理论的主要发展方向,并应加强同分形、渗流理论的进一步结合。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对热泵-环境大系统运行的效率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大系统的能量效率(C0lP)值与丈用效率(η)值在评价热泵-环境大系统中的差异.方法 对计算实例进行COP分析和η分析.结果 给出了热泵-环境大系统的COP值、η和丈用损失率(Ω)随冷凝温度以及随蒸发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得到COP与η在分析热泵-环境大系统的差异.结论 η和Ω值在评价热泵-环境大系统中比COP评价具有许多优势.提倡采用η和Ω来评价一个热泵系统运行的可用能效率.  相似文献   
94.
煤气热电联产系统采暖季流程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煤气、热和电多联产系统采暖季流程,在AspenPlus平台上对该流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系统的状态参数和过程参数,运用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日经济收益、联合循环热效率和热电联产子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来评价系统性能,分析了系统关键操作变量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燃气循环、蒸汽循环和联合循环的热效率分别为33.55%,29.76%,38.48%;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和热电联产子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分别为75.94%,53.31%。  相似文献   
95.
为了探讨管间距对水平管降膜蒸发的影响,以水为工质,研究了19 mm直径的铝黄铜水平管上降膜蒸发的传热与流动状况。通过对3种管间距在Re范围35~347下液膜流动形态的观测,归纳出水平管降膜流动流态转变时的临界Re数;测量了管壁表面温度和饱和蒸汽温度,计算得到管子表面的平均传热系数和局部传热系数,分析了管间距对局部和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大管间距情况下,不同流态间转变的临界Re数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小管间距情况下,滴柱状向柱状以及柱状向柱帘状转变的Re数会变小;平均传热系数会随着管间距变小而降低,且当管间距为0.3倍管径时,喷淋密度的变化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将变得不明显。此外,沿管周方向顶部的局部传热系数也随管间距变小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6.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能源。建立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GT)联合发电系统的计算模型,并对具体系统进行计算。结果表明:SOFC与GT组戍的联合发电系统,发电效率可达68%(LHV);加上利用的余热,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可以超过80%。文中还分析了SOFC的工作压力、电流密度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工作压力,可以增加电池发电量,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而电流密度的增大将使SOFC及整个系统的发电量降低。  相似文献   
97.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新型仿螺旋肋片内冷通道的传热与流动特性。采用横截面积为矩形、上下表面带有间断性倾斜矩形肋片叉排且对置的仿螺旋肋片内部冷却通道。分析了在通道宽高比AR=2.9、肋化比Ff/F=2.545、肋高与通道当量直径比e/Dh=0.336、肋间距与肋高比p/e=0.6、肋片与轴面的夹角β=15°及R e在1×104~2×105时的非旋转情况下,R e、肋片与主流方向夹角α等参数对内冷通道强化传热与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仿螺旋矩形肋片作为旋流形成装置起到了迫使流体旋转运动、提高流速和减小层流底层厚度的作用,通道内流体流动达到了预期的螺旋流动效果,通道平均换热系数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同时流动阻力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锅壳式供暖锅炉试验和计算数据的对比,对锅壳式锅炉的炉胆、螺纹烟管、水-水热交换器的传热计算提出了建议.此外,针对锅壳式锅炉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设计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9.
采用基于volume of fluid (VOF)方法的计算流体力学二维模型,在考虑表面张力及壁面黏附的情况下,研究水滴在撞击浸润性不同的倾斜表面的铺展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的壁面润湿特性对液滴铺展的影响存在差异.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相吻合,表明了VOF方法研究液滴碰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
燃烧室部件耦合系统过渡工况传热全仿真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内燃机的起动、停车、加载等运行工况发生急剧变化(过渡工况)过程中,其燃烧室部位外于强烈地被加热或被冷却状态。这种热冲击增加了部件的动态疲劳热应力,给内燃机的可靠性带来严重恶果,是导致燃烧室部位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燃烧室部件的传热研究是热负荷计算和评定的基础,对内燃机的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作对燃烧室部件活塞组气缸套耦合系统在过渡工况下的耦合传热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建立了描述这一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125风冷柴油机在各种过渡工况下的传热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