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除草剂敌草快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关于除草剂敌草快及其中间体2,2'-联吡啶的几种合成方法以及反应中所使用的催化剂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2.
以对羟基苯乙酸为原料,分别采用溴乙烷和硫酸二乙酯为醚化试剂,经Williamson醚化合成了对乙氧基苯乙酸。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两条路线的较优合成条件:溴乙烷法中,n(对羟基苯乙酸)n∶(溴乙烷)=11∶.6,反应温度68℃,反应时间5h,收率85%左右;硫酸二乙酯法中,n(对羟基苯乙酸)n∶(硫酸二乙酯)n∶(氢氧化钠)=1∶2.5∶2.4,反应温度80℃,收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3.
N,N-二甲基-2-巯基烟酰胺是重要的医药和农药中间体.本文以2-氯烟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化、胺解、取代,合成了N,N-二甲基-2-巯基烟酰胺,总收率60%以上.  相似文献   
104.
对农药杀菌剂-环唑醇制备中的重要的中间体4-(4-氯苯基)-1-丁烯-4-醇的六种合成方法作了介绍,从中寻找出较合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05.
嘧啶类化合物的开发一直受到医药界和农药界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嘧啶类衍生物具有高除草活性,可广泛修饰,其原料易于得到,故被筛选作为新的前体化合物。近几年来,嘧啶类化合物农药新品种不断出现,如杀菌剂嘧啶胺类、嘧啶腺类及嘧啶丙烯酸酯类,除草剂嘧啶磺酰脲类、嘧啶水杨酸类及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嘧啶类除草剂不仅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且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其中嘧啶类中间体2-甲基磺酰-4,6-二甲氧基嘧啶作用相当显著,它是目前合成大量农药,如杀菌剂、植物调节剂尤其是除草剂所必需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106.
Raney-Ni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aney-Ni催化剂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骨架型催化剂,由于其具有的高活性及高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反应,本文将介绍雷尼镍催化剂的比较新的制备方法及其主要的加工剂型.  相似文献   
107.
朱凤香  吴永刚  沈德隆 《农药》2002,41(5):46-47,45
介绍了以氯甲烷、碘甲烷和甲烷为原料合成甲二氯化膦的多种方法,其中以氯甲烷路线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8.
2-羟基-5,7-二甲基-1,2,4-三唑[1,5-a]嘧啶(TPO)是三唑并嘧啶类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以氨基脲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环化、硝化、还原及并环得到.氨基脲盐酸盐先与甲酸成环,制得中间1,2,4-三唑-5-酮(TO),产率86.5%;用发烟硝酸硝化得3-硝-基1,2,4-三唑-5-酮(NTO),产率90.1%;雷尼镍催化下加氢还原得3-氨基-5-羟基-1,2,4-三唑(ATO),产率88.0%;最后与乙酰丙酮环合制得标题化合物TPO,产率86.0%.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总收率较高,达到59.0%.  相似文献   
109.
通过三步反应合成肉桂腈类农药中间体2-氰甲基-4-(2’,6’-二氟苯基)噻唑.首先以丙二腈和2,6-二氟苯乙酮为原料分别制得2-氰基硫代乙酰胺和2-溴-2’,6’-二氟苯乙酮,再使两种产物在室温下环合得2-氰甲基-4-(2’,6’-二氟苯基)噻唑总收率达40%.产物结构经GC-MS,^1H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10.
以1-对乙氧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酰氯化、胺基化反应,设计并合成了6个1-对乙氧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甲酸衍生物,其结构均经IR,1HNMR,MS进行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SI-4—2和SI-4—5在500mg/L时对粘虫的致死率分别为48.5%和36.1%。SI-4—1的杀菌活性最好,在200mg/L时,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6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