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17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考察了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在催化大豆油和甲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MIM]BF4对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产物与离子液体易分离。当[BMIM]BF4的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1%、甲醇与大豆油物质的量比为6∶1、反应温度69℃、反应时间4 h,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可达到96%以上。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与酯化产物成两相,而且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BMIM]BF4可重复使用3次,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2.
从芝麻油的加工工艺与质量改善、芝麻蛋白的提取与功能特性、芝麻中功能性产品的提取与应用、芝麻油掺伪检测、芝麻中功能性成分及芝麻油香味成分的检测等方面简述芝麻的研究现状;根据油脂加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芝麻加工应用发展趋势与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3.
山核桃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分析了山核桃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山核桃仁粗脂肪含量为68.81%,酸值(KOH)、过氧化值、皂化值(KOH)、碘值(I)分别为3.10 mg/g、2.43 mmol/kg、195.9mg/g、105.9 g/100 g。山核桃油主要由5种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66.12%、21.81%。山核桃油Sn-2位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组成,其含量分别为73.51%、23.90%;山核桃油甘三酯组成中OOO含量最高,为28.65%。用Rancimat法测定山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并推测出在25℃和20℃条件下,山核桃油货架寿命分别是0.41年和0.61年。  相似文献   
164.
研究了老化时间(0~24 h)对搅打植脂奶油乳浊液粒度分布、表观黏度、稳定性、打发时间、打发倍数、泡沫稳定性、质构性质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打植脂奶油的乳浊液粒度和表观黏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乳浊液的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打发性质差异较小;泡沫稳定性较高;奶油泡沫硬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感官品质在老化时间4 h时最好。因此,老化时间为4 h时,搅打植脂奶油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5.
以大豆油、棕榈油、茶油和猪油为材料,以α-生育酚为研究对象,采用Rancimat法(110~130?℃)和烘箱法(120~180?℃)研究在加热条件下α-生育酚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活性、损耗情况及其对油脂全氧化值的影响。Rancimat结果表明:110 ℃条件下,α-生育酚(200~1?000?mg/kg)能显著延长猪油、茶油和棕榈油的氧化诱导期(P<0.05),且添加量越大,油脂的氧化诱导期越长,而在大豆油中,α-生育酚则表现出促氧化现象,即添加量越大,大豆油氧化诱导期越短;烘箱实验结果表明:α-生育酚在油脂中的损耗率,与加热温度呈正相关,与其添加量呈负相关;180?℃条件下,α-生育酚(1?000?mg/kg)能有效抑制大豆油、茶油和猪油在加热过程中全氧化值的增长;而在棕榈油中,α-生育酚促进了棕榈油全氧化值的增大,添加量越大,促进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66.
毛Conola油经水化、碱炼、脱色及脱臭处理后,油脂中有白色结晶颗粒均匀分散在油中,确定该结晶物的主要成分为糠醋,也就是说,毛Canola油中掺入了毛米糠油中同时根据糠蜡所具有的高熔点特性,采用干法分提的方法交 从油脂中分离出去。  相似文献   
167.
阿魏酸主要来自米糠加工副产物谷维素,是一种酚酸,具有抗氧化、抗癌以及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理功能,但阿魏酸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比较差,限制了其应用。综述了阿魏酸的生理功能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在亲水性和亲脂性环境体系中高值化改性、利用进展,为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可扩大阿魏酸的应用范围,同时有利于提高米糠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探究不同热损程度大豆油脂品质与组成的差异性。方法 以同一批次含有热损现象的美湾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热损程度大豆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全氧化值、氧化诱导期、甘油酯及脂肪酸的组成以及微量成分(磷脂、生育酚、色素)含量的差异,分析大豆热损对油脂品质和组成的影响。结果 热损会导致油脂的品质显著下降,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全氧化值均随热损程度的增加显著上升,氧化稳定诱导时间显著降低;重度热损过程中油脂发生氧化和Sn-1,3位为主的水解反应,氧化反应主要导致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水解反应导致甘三酯含量由95.71%下降至91.79%,甘二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大豆热损导致油脂中的总磷脂含量下降,磷脂酸的相对含量显著上升,生育酚在热损过程中易发生氧化损失,总生育酚损失率高达11%。结合大豆外观、磷脂组成和色素含量分析,未成熟大豆易发生热损,导致油脂中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结论 大豆热损会导致油脂的品质和组成差异显著,热损程度越深,油脂品质越差。  相似文献   
169.
为了开发手抓饼专用油脂,以大豆油与4种全氢化植物油(月桂酸型、棕榈酸型、硬脂酸型和山嵛酸型)为原料,对基本理化指标、固体脂肪含量(SFC)以及体系相容性进行分析,并将复配油样与市售6种手抓饼用油的SFC曲线进行对比,考察其用作手抓饼专用油的可行性。结果表明:0~20℃,全氢化椰子油会导致体系出现明显的共晶现象;全氢化棕榈油、全氢化大豆油和全氢化菜籽油在低温区域(0~30℃)会使体系呈现轻微的偏晶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转而呈现明显的共晶状态,60℃时共晶作用最为明显,当全氢化油添加量为50%时二元体系相容性最差;当大豆油、全氢化椰子油和全氢化棕榈油(或全氢化大豆油、全氢化菜籽油)质量比为(0.4~0.6)∶(0.3~0.5)∶(0.1~0.17)时,复配油与市售手抓饼用油SFC曲线较为相似。说明以全氢化植物油制备手抓饼专用油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0.
为研究大豆原料对油脂品质的影响,选取同一批次的未成熟与成熟大豆为原料,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大豆油,分析未成熟与成熟大豆油在理化指标、甘油酯及脂肪酸组成、微量组分组成及含量、低温结晶特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未成熟大豆油的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全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均显著高于成熟大豆油的;与成熟大豆油相比,未成熟大豆油中二饱和一不饱和脂肪酸甘三酯含量升高了22%,其甘三酯、甘一酯、1,2-甘二酯、1,3-甘二酯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了12%左右,并且其甘二酯含量是成熟大豆油的1.4倍;未成熟大豆油中磷脂酸含量是成熟大豆油的3.2倍,总生育酚、总甾醇含量比成熟大豆油分别降低了8.2%、13.0%,叶绿素含量是成熟大豆油的206.3倍;未成熟大豆油比成熟大豆油更容易结晶,在0℃时出现浑浊的时间更早,在-20、-15℃时的固体脂肪含量更高,并且其微晶形成及固态转变的温度更高,这可能与其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高熔点甘三酯及甘二酯有关。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尽量减少未成熟大豆原料的占比,以提高成品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