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4篇
  免费   1152篇
  国内免费   570篇
工业技术   15826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614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72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1171篇
  2013年   726篇
  2012年   769篇
  2011年   762篇
  2010年   714篇
  2009年   631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450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91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了研究氮(N)掺杂对难熔金属碳化物ZrC和TaC的影响,本文运用第一性原理超原胞方法(SC)和虚晶近似方法(VCA)进行了研究。计算了掺杂不同浓度N原子的ZrC_(1-x)N_x和TaC_(1-x)N_x(0≤x≤1)难熔金属碳氮化物的形成能、晶格常数、体积以及电子态密度。形成能计算结果表明ZrC1xNx和TaC1xNx的稳定性随氮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晶格常数和体积随氮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结构也越来越稳定;氮掺杂导致的电子态密度在深能级处的新峰随着氮浓度的增大而变高,也表明结构更稳定。此外,比较相同N浓度下的ZrC_(1-x)N_x和TaC_(1-x)N_x,发现ZrC_(1-x)N_x的形成能更低,因此掺杂相同浓度的N时ZrC_(1-x)N_x更稳定。  相似文献   
152.
故障电弧是光伏系统电气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研究可靠的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对保障系统运行和人身安全有重要意义。首先搭建了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实验平台,采集了故障电弧典型电信号;接着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时变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性分析,并以特征显著、计算量小、抗干扰强为比选条件,选取欧拉特征作为故障电弧检测的最优特征;然后构建了故障电弧检测算法,算法以多阈值判断体系为核心发掘故障电弧差异于系统暂态过程的特征模式;最后,将算法硬件实现后在系统中再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不同光伏系统工作点和电弧产生方式条件下的故障电弧均可在0.5 s内实现正确检测。  相似文献   
153.
轨道交通领域中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在高速区通常运行在方波工况,电机电压幅值达到最大值时失去调节能力,仅有电压矢量角可供调节,导致传统的基于双电流环的控制策略失效。通过对方波工况下转矩与电压相角、d轴和q轴电压以及电流与电压相角、d轴和q轴电压关系的推导,可得方波工况下有6种不同的单电流环控制策略,目前应用于方波工况下的单电流环控制策略属于这6种控制策略之一。通过建立小信号模型,对这6种控制策略的稳态性能以及动态性能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通过仿真以及实验研究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4.
为了研究电子设备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电路板元器件散热和在温度载荷下引起的变形,通过ANSYS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流热耦合的电路芯片散热模型,对芯片与电路板表面形成冲击压力进而导致热疲劳进行研究,分析与讨论温度对流场与静力学结构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电路板为铝材质的变形很大,变形从中间凸起;而PCB材料电路板的变形不是局部变形,属于扩散式变形.  相似文献   
155.
总结了解放45年来上海钢铁工业所取得的成就,重点阐述了技术、工艺、装备方面的现状和不足以及发展目标,指出:只有实行改革开放,加快技术改造,才能提高上海钢铁工业的总体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也才能使老企业焕发青春,步入现代化钢铁工业之林。  相似文献   
156.
 为了掌握高Al2O3条件下(w(Al2O3)为15%以上)高炉渣系的熔化特性,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w(MgO)/w(Al2O3)、碱度(R)以及w(Al2O3)对高铝高炉渣的熔化温度及熔化热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炉渣熔化开始温度为1 248~1 291 ℃、熔化结束温度为1 432~1 485 ℃、熔化热为137~211 J/g;当w(Al2O3)=15%、高w(MgO)/w(Al2O3)时,发生了共晶逆反应,导致高炉炉渣熔化开始温度逐渐降低,但由于高炉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基本未变,所以炉渣熔化结束温度基本未发生改变;w(Al2O3)为20%时,随着w(MgO)/w(Al2O3)的增加,炉渣中易生成熔点较高的镁铝尖晶石,导致高炉炉渣熔化开始温度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炉渣液相线温度逐渐降低,导致炉渣熔化结束温度逐渐降低;随着碱度R的增加,高炉炉渣中生成了具有高熔点的化合物、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升高,使得高炉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逐渐增加、炉渣熔化结束温度逐渐升高;随着w(Al2O3)的增加,发生了共晶逆反应,故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逐渐降低,而随着w(Al2O3)的增加,炉渣中键能较大的Al—O键增多,需要在更高温度下才能实现炉渣的最终熔化,即熔化结束温度逐渐增加;随着w(MgO)/w(Al2O3)、R以及w(Al2O3)的增加,炉渣熔化热逐渐增多。分析认为,随着R的增加,炉渣中有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熔化热增加;随着炉渣中w(Al2O3)的增加,炉渣中Al—O键增多,解聚破坏熔渣结构消耗的热量增多;而随着w(MgO)/w(Al2O3)增加,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或熔化开始温度降低,造成熔化热增加。  相似文献   
157.
卢春光  张国磊  成国光  苗红生  张旭 《钢铁》2022,57(12):88-96
 以西宁特钢EAF→LF→VD→IC工艺路线生产GCr15SiMn轴承钢为研究背景,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夹杂物自动分析系统、化学分析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检测手段与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铸锭中大尺寸TiN夹杂物的析出机理,分析了冶炼阶段钢液中钛含量增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工艺。通过对轴承钢中残余钛、氮含量的热力学计算,发现大尺寸TiN主要是在凝固过程中析出和长大,降低冶炼过程中钛含量是控制TiN生成的主要途径。对原工艺冶炼过程钛含量变化进行分析,钢液中钛增量主要发生在EAF出钢→LF结束阶段,其中52%钛增量来自于炉渣。为了避免炉渣中钛进入钢液,借助于七元炉渣CaO-SiO2-MgO-FeO-Al2O3-MnO-TiO2与钢液之间平衡的钛分配比(LTi)模型,计算了铝含量和炉渣中CaO含量对LTi 的影响,预测了最佳的平衡炉渣成分。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铝含量和炉渣中CaO含量可以提高渣-钢之间的钛分配比,降低钢液的钛含量;当铝质量分数为0.015%~0.025%、CaO质量分数为50%~55%时,其他炉渣组元的最佳成分(质量分数)为18%~24% Al2O3和12%~17% SiO2。此外,定量描述了不同LTi条件下EAF下渣量与LF终点钛含量的关系。最后,采用“低炉渣碱度、低铝含量以及严格控制电炉下渣量”的改进措施进行了优化试验,优化后冶炼终点钛质量分数可控制在小于0.002 0%,铸锭TiN平均数密度可由原工艺的2.09个/mm2降低至0.73个/mm2,且TiN尺寸几乎都小于10 μm。  相似文献   
158.
应用热模拟试验方法,分析了C含量分别为0.029%和0.100%的两种铁素体不锈钢SUS430在加热到1150-1250℃的组织变化。通过热模拟试验发现,碳含量较高的430H试样,在较低温度(1150℃)下加热时会进入两相区;而碳含量较低的430L试样即便在较高温度(1250℃)下加热时不会进入两相区,保持单相的铁素体组织。在碳含量控制较低的情况下,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晶粒尺寸的影响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保温时间不宜太长,模拟试验中以10 min为宜,可以根据能耗和效率以及后续加工的要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9.
采用变频器配合可编程序控制器,对转运浇注后铸型的转运小车进行控制。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改善了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0.
杨林田磊 《建筑施工》2022,(10):2282-2285
结合柬埔寨金边港LM17集装箱码头二期扩建项目工程实例,对自行改造打桩船的沉桩桩锤选择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沉桩过程中出现的桩位偏差现象并提出了有效可行的解决措施,为后续在该地区开展此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