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7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386篇
医药卫生   65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海藻、甘草及其相伍用对小鼠肝药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海藻、甘草单煎液及其不同比例合煎,单煎后混合液以及单体A、B;C、D、E对小鼠肝药酶的影响。方法:取小鼠随机分组,分别ig给药,qd,连续4d后禁食20h,处死取肝脏,称重后制成匀浆,紫外分光光度计于450nm,490nm波长下测其光密度值,计算肝匀浆中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结果:甘草、甘草与海藻合煎液及单体A,B,C,D,E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肝匀浆中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而海藻,甘草与海藻单煎后混合液未能提高小鼠肝心浆中的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结论:甘草,甘草与海藻合煎液及单体,A,B,C,D,E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肝匀浆中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对肝药酶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1例,年龄34—76岁,平均52岁。结果 3例患者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pT1aNxMo 1例,pT1bNoMo3例。病理分级:G1 3例,G2 1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8(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阳性,Vimentin(波型蛋白)阴性,Hale胶体铁阳性。随访4个月至8年,平均4年。4例患者均健在,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帮助,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朱友成    C.Prenant    C.Crouzel    池志强 《药学学报》1994,29(11):823-828
羟甲芬太尼(I)是一个新的高强度高选择性阿片μ受体激动剂。本文用cis-A-N-[1-(2-羟基-2-苯乙基)-3-甲基-4-哌啶基]-苯胺(II)或cis-N-[1-(苯甲酰甲基)-3-甲基-4-哌啶基]-苯胺(III)作为前体合成了[11C]-羟甲芬太尼,以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来观察μ受体。通过水解cis-A-羟甲芬太尼(I)和cis-N-[1-(苯甲酰甲基)-3-甲基-4-哌啶]-N-苯基丙酰胺(cis-IV)的4-N-丙酰基分别获得II和III。溴乙烷的格氏试剂与回旋加速器产生的[11C]-二氧化碳反应后继而直接加入邻苯二甲酸二酰氯和2,6-二叔丁基吡啶生成同位素标记中间体[11C]-丙酰氯。[11C]-丙酰氯与OH-前体(II)反应后再经HPLC分离纯化直接得[11C]-羟甲芬太尼;[11C]-丙酰氯与酮-前体(III)反应后,再用硼氢化钠甲醇溶液处理,然后进行HPLC分离纯化得[11C]-羟甲芬太尼。两种方法均可获得ll.1~14.8GBq/μmol的特异性放射化学纯[11C]-羟甲芬太尼。总共耗时为40~50min(EOB)。  相似文献   
14.
T lymphocytes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initiation and regulation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CD69 is an early marker of T‐cell activation. The levels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CD54) and L ‐selectin have been reported to increase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diseases and asthma. The present study was therefore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D69, CD54, and L ‐selectin by T lymphocytes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before and after immunotherapy. Eighteen children newly diagnosed with asthma, 11 good and nine poor responders to immunotherapy, and 16 normal subjec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percentages of CD69+, CD54+, and CD62L+ cells in T lymphocyte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flow cytometry. The levels of CD69, CD54, and CD62L in serum and culture supernatant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expression of CD69 and CD54 on CD3+ T lymphocyt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than in control patients. All the patient groups expressed (spontaneously and following stimulation with 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and ionomycin together with mite‐extract proteins) greater amounts of CD69 and CD54 than did control subjects. With long‐term immunotherapy, the percentages of CD69+ and CD54+ T lymphocy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a good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Our results also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serum L ‐selectin levels following immunotherapy. In conclusion, successful immunotherapy resulted in decreased expression and production of CD69 and CD54. These results may explain, in par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治疗效果的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CHD)常见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对照组维持原有药物治疗不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日,疗程4周。病人接受观察前进行常规化验检查,检测心率、血压、心功能等指标。疗程结束时对上述指标再进行检查,并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胸痛、胸闷、气憋、心悸、乏力等常见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每搏量和心排血量的较对照组提高较为明显(P〈0.01)。结论加服通心络胶囊治疗CHD能增强西药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CHD病人的常见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外周血及移植肾内嗜酸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移植肾在急性排斥时外周血和移植肾内嗜酸性粒细胞(EO)变化的意义,动态观察31例同种异体肾脏移植病人的外周血和移植肾内EO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内EO数>2%者占80.9%,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时,P<0.01;重度排斥中血EO数>4%者占82.6%,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时和中度以下排斥者,P<0.01。结果认为,测定移植肾内的EO变化可以做为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可靠指标,外周血中的EO明显增多常提示排斥反应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X射线照射量(治疗水平)标准装置的研究和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X射线照射量(治疗水平)标准装置是由标准剂量仪,X射线照射源,测量车、定位系统及其辅助设备组成,本文作者主要介绍标准装置各个部分的构成及技术参数,该标准装置于1991年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尔后,正式开展放射仪表的检定和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
周围剂量当量仪研制是根据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39号报告推荐的周围剂量当量而设计的一种数字化智能型辐射防护仪。方法采用能量补偿对探测器进行能响校正。结果补偿结果使得探测器在47~230keV与ISO推荐的H*(10)/Ka值误差在5%以内。本文重点描述了周围剂量当量仪探测器部分的工艺结构和剂量学性能以及电子学测量部分的主要功能。结论通过实际应用我们初步获得的结论是由于该仪器可直接测量周围剂量当量,稳定性好且具有自动取平均值特点,它可做为实验室校准用测量仪器,又由于该仪器体积小,电池供电,读数面板又有背光功能,它也可以做为现场仪器用于辐射防护实践的现场测量  相似文献   
20.
八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服用100mg双氯灭痛缓释片及肠溶衣片后,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体内药物浓度符合一室开放模型。肠溶衣片及缓释片的T_1/2(Ke)分别为2.15±0.17及ll.60±l.95h;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8±0.67及5.55±0.57μg·h/ml。缓释片对肠溶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0.95(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