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通过对无锡市院外急救心肺复苏效果急救人员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院外急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无锡市急救中心接诊心搏骤停患者并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医生进行分析,对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资、急救技能、现场组织抢救能力医生的心肺复苏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本科以上(含本科)组与本科以下学历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级职称以上组与中级职称以下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年资急救医生组与低年资急救医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组与一般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场组织抢救能力较强急救医生组与现场组织抢救能力一般急救医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医生的学历、职称对心肺复苏效果无影响;高年资急救医生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低年资急救医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一般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急救医生;现场组织抢救能力较强的急救医生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现场组织抢救能力一般急救医生。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院内集中训练提升弱视治疗效果的临床意义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1993~2006年在院内上机治疗弱视患者258例(449眼),分为两组:院内上机治疗+院内集中训练组(观察组)和院内上机治疗+家庭自主训练组(对照组)进行疗效、疗程、治愈时间及治愈率的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181眼,治愈率为97.2%;对照组:268眼,治愈率8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1年内治愈158眼(87.3%),对照组116眼(43.3%),P<0.01,而经一疗程治疗和训练即治愈者:观察组159眼(88.4%),对照组126眼(47%),均具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院内集中训练配合弱视治疗,可缩短疗程提升弱视早期治愈率。  相似文献   
63.
探讨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不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试验组采用缬沙坦胶囊80mg口服,1次.d-1,连用3个月。分别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微炎症指标(CRP、TNF-α、IL-1、IL-6)水平及肺功能参数(FVC、FEV1、MVV)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CRP、IL-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而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FEV1、MVV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而FV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FVC、FEV1、MVV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炎症状态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结论缬沙坦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水平,微炎症状态改善后可减轻对肺通气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p53在铅中毒导致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及中药的治疗作用. 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空白组12只,饮用双蒸水;造模组48只,饮用0.02%醋酸铅水,连续60 d以制作大鼠慢性铅中毒模型,然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为4组:中药高剂量(按3.0 g·kg-1 ·d-1的剂量灌胃)、中药低剂量(按0.6 g·kg-1·d-1的剂量灌胃)、EDTA组(依地酸钠钙加普鲁卡因肌肉内注射,50 mg·kg-1 ·d-1,连续注射4d为1个疗程,休息4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7个疗程)及病理组(不予任何治疗),连续60 d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中铅、锌、钙等元素含量变化,并用TUNEL法检测各组动物脑组织海马区细胞凋亡,RT-PCR检测NZ-κB p65、p5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53表达.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病理组细胞凋亡、NF-κB p65及p53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与病理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治疗组血铅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NF-κBp65及p5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铅通过诱导的大鼠海马区NF-κB p65、p53高表达而促进细胞凋亡,中药驱铅颗粒能抑制NF-κB p65、p53的表达增高而减轻脑组织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65.
陈建辉  陈鹏 《中医研究》2013,26(1):49-5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颈性眩晕患者给予针灸配合整脊治疗,针灸取百会、风池、完骨、大椎、外关等穴,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同时,颈部采用TDP照射.治疗最少1次,最多7次.整脊治疗一般在针灸治疗期间,整复1~3次,2次整复间隔1~2 d.结果:痊愈34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0例.结论:针灸配合整脊治疗颈性眩晕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价值.方法 对36例临床及B超诊断为宫内妊娠组织残留,已行过2~3次清宫的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结果 36例患者均在宫腔镜下1次治疗成功.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直观、准确、可靠的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我们于 1996~ 1999年 4月观察了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分组 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确诊为脑梗死。纳洛酮 (NLX)组 :6 0例 ,男 40例 ,女 2 0例 ,年龄 32~75岁 ;丹参 (DS)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5~ 72岁 ;维脑路通 (VRNT)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5~ 70岁。1 2 治疗方法 NLX组 :以NLX 0 8~ 1 2mg 5 %GS 2 5 0ml或 0 9%NS 2 5 0ml(糖尿病患者 ) ,每日 1次 ,静脉滴注 ,14d…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伴脑白质疏松(LA)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LA发病机制及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发病48 h内住院的1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可能的多项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和结论本组急性脑梗死合并LA者63例.高龄、高血压史、糖尿病、颈内动脉斑块或狭窄、卒中史是伴LA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伴LA急性脑梗死好发部位为基底节或皮质下自质,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高.脑小血管病变可能是LA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动态心电图(Holter)下间歇性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情况及心率变异性特点。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左心室肥厚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因不同分为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45例(A组)、冠心病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35例(B组)、主动脉瓣狭窄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22例(C组)、肥厚型心肌病所致的左心室肥厚患者20例(D组)。所有患者接受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接受24 h Holter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QTc间期、RV5左室电压、平均心率,计算平均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及CLBBB发生率。结果:四组患者的LVEF、LVEDd、心率、QTc和RV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CLBBB发生率为35.56%,B组的CLBBB发生率为34.29%,均高于C组的9.09%、D组的10.00%(P<0.05)。A组的SDNN高于B组、C组、D组(P<0.05)。结论:不同病因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Holter下间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