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医药卫生   152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发病的重度子病前期的临床特点其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例资料共计109例。按照发病孕周划分为3组:Ⅰ组〈32W,19例;Ⅱ组:32~34W,23例;Ⅲ组:≥34W,67例。分析指标包括血压、尿蛋白、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等。结果: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0.01)。各组围产儿死亡率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孕周是影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母婴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发病孕周越早,母婴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12.
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2年11月手术治疗的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患者10例.评价手术前后侧凸冠状面、矢状面Cobb角、躯干偏移、顶椎旋转度(Nash-Moe法)及顶椎偏距等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4个月~3年,平均15个月.躯干偏移术前平均2.17(0.5~8.0)cm,术后平均1.41(0.5~3.5)cm;顶椎旋转度手术后平均改善1°;顶椎偏距术前平均4.57(1~8.1)cm,术后平均2.14(0~5.5)cm.侧凸主弯冠状面Cobb角术前平均88°(49°~110°),术后平均42°(10°~90°),矫正率为46.38%(18.18%~81.54%),最后一次随访平均46°(11°~96°),平均丢失4°.胸椎后凸术前平均20°(-10°~52°),术后平均23°(0°~35°),最后一次随访平均24°(0°~35°).5例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后凸85°纠正至术后的平均后凸10°.共有3例发生了术后并发症,1例发生假关节予密切随访,1例出现右股前区皮肤麻木经对症治疗1周后消失,1例腰段失代偿者行后路翻修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易产生术后并发症,三维矫形器械可以对马凡综合征脊柱侧凸进行有效地矫正.手术治疗的要点是充分考虑矢状面畸形的矫形、注意腰段或腰骶段的硬脊膜扩张、良好的植骨融合以及术后确切的外固定.  相似文献   
13.
病 例 患者,女,72岁.主因"双下肢浮肿1年余,发热、咳嗽1周",2005年12月22日以"慢性肾衰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患者2003年2月初因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浮肿,至某医院就诊,查尿PRO( ),肾功能正常(具体结果不详),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2003年3月14日首次进行肾活检,免疫荧光:IgG( )、IgA(±)、IgM( )、C3( )、FRA( ),沿毛细血管壁颗粒样沉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测定褪黑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析方法,分析并测定通过组培获得的贯叶连翘不同转基因株系及其亲本植株的褪黑素。方法 以Symmetry C18 (150 mm×4.6 mm,5.0 μm)为色谱柱;100 mmol乙酸铵甲醇(80∶2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65.8 nm,灵敏度为2.00 AUFS。结果 褪黑素浓度在20~5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9%(n=6),RSD为2.21%,最小检出量为1.0 ng/mL。褪黑素峰保留时间约为8.8 min。结论 该方法可以简便准确分析不同株系贯叶连翘中的褪黑激素的量;贯叶连翘YXu55(含庆大霉素抗性标记和AANAT-HIOMT基因)转基因株系的褪黑素的量均高于pZP122(仅含庆大霉素抗性标记,不含AANAT-HIOMT基因的空白质粒)转基因株系和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而pZP122转基因株系褪黑素的量跟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的量几乎相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生长因子转基因在治疗皮瓣远端缺血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前景,我们的实验旨在探讨局部应用以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d-bFGF)基因治疗,对大鼠缺血皮瓣生存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1动物分组、皮瓣设计选用30只SD大鼠,于大鼠背部正中设计蒂在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抗-戊型肝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用于分析戊型肝炎病毒不同毒株结构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采用来自墨西哥株(Mexican strain)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Mex)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并将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戊型肝炎病毒缅甸株(Burma strain)和美国株(USA strain)的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进行交叉反应测定。结果:最终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p166Mex的杂交瘤细胞株。即D8G10,E5E12,D4A3,B7E6。其中D8G10,E5E12和B7E6细胞株的培养上清液,还能分别与p166Bur和p166US重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结论:利用已获得的抗-p166Mex单克隆抗体,初步确定3种不同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p166Mex)含有一种共同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美容的临床与组织学评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的临床与组织学特点。方法 对 1998年至 2 0 0 3年接诊的 5 2例在外院注射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引起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与组织学研究。为了便于比较 ,另选 12例 1988年~ 1994年期间接受液态硅胶注射的患者取出的组织病理切片与之对照研究。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以局部硬结最多见 ,而且多发生在注射后 1~ 2年左右时间里。人体组织对注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反应为多核异物巨细胞增生 ,并形成肉芽肿。与液态硅胶比较 ,注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引起组织的淋巴细胞反应弱 ,材料周围的纤维包膜较薄。机体内长期存留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反应。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软组织填充剂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量不同脊柱组织的电阻抗,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电阻抗数据的组织分类算法并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寻找不同组织电阻抗分类阈值。 方法 取离体脊柱组织,应用电化学分析仪采集10~100 kHz频率范围内皮质骨、松质骨、脊髓、肌肉、髓核的电阻抗。将两只猪采集的数据集分别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应用主成分分析降维至二维数据,训练和验证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建立的分类算法,应用集成学习的方法计算不同组织分类的电阻抗阈值。 结果 5种组织在10~100 kHz的测量频率内,电阻抗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应用主成分分析降维的数据集建立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识别不同组织的准确率为100%。应用集成学习建立的多个分类器计算出了不同组织的电阻抗分类阈值。 结论 基于支持向量机可以实现脊柱术区组织电阻抗的准确识别,有望应用于临床协助医生提升组织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比较Ⅰ型胶原与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M)提取物冻干后形成的膜(EM膜)在体外构建人工真皮的能力,以选择一种更有利于人工真皮形成的支架材料。方法分别使用小牛真皮部分提取的Ⅰ型胶原蛋白和胞外基质提取物冻干后制备基质网架,植入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成人工真皮。用扫描电镜观察I型胶原膜和EM膜的表面形态结构;选取不同的时间点,对种植于两种支架材料上的细胞进行计数,并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人工真皮复合物中的细胞Ⅰ型胶原分泌情况,通过统计学的分析手段,对细胞的生长情况做出判断;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人工真皮的形成情况。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两种膜在外观形态上无明显差异;细胞在EM膜上的增殖速度较Ⅰ型胶原膜快;ELISA分析显示,EM-细胞复合物中的成纤维细胞能够分泌更多的Ⅰ型胶原;与Ⅰ型胶原膜相比,EM在培养液中的降解更为缓慢,种植后的成纤维细胞在EM膜上生长旺盛,细胞层次明显多于前者,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真皮样组织。结论EM膜适于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体外降解速率慢,是一种较Ⅰ型胶原膜更为理想的真皮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戊型肝炎病毒(HEV)缅甸株和墨西哥株ORF2重组蛋白(p166Bur和p166Mex)的单克隆抗体(McAbs),用于分析HEV不同基因型B细胞抗原表位的特点。方法:将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分泌抗-p166Bur和抗-p166Mex 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然后采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测定McAbs与不同基因型HEV ORF2编码蛋白p166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获得4株杂交瘤细胞株,即分泌抗-p166Bur McAbs的2G2、2B1以及分泌抗-p166Mex McAbs的D8G10和E5E12,其中2B1分泌的McAb仅能与第Ⅰ、Ⅱ基因型编码的重组蛋白结合,而其余3株分泌的McAbs既能与Ⅰ、Ⅱ基因型HEV的p166重组蛋白发生反应,也能与Ⅲ、Ⅳ基因型的p166蛋白反应。结论:HEV第Ⅰ、Ⅱ基因型与Ⅲ、Ⅳ基因型ORF2编码蛋白既有共同又有不同的B细胞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